毛蟲化蝶錄 - 陶傑

毛蟲化蝶錄 - 陶傑

電影《血鑽》的國際話題,不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如何瓜分非洲的資源,也不是槍林彈雨和情深義長,而是男主角里安納度狄卡比奧的蛻變,一張永遠也長不大的娃娃險,終於浮現了幾分男人的線條。
荷里活的金童子,七八歲就拍電視,屬於那種不需要教戲的天才童星;進入青春期,他狂野的氣質,搖身一變成了新一代占士甸。
占士甸介乎男孩與男人之間,使萬千六十年代的美國少婦和母親瘋狂,幻想着一面把他憂傷的臉抱在臂彎裏安撫,另一面摩娑他的壯臂。但里安納度很蒼白瘦弱,跟美國高校裏一個個壯如小牛,喝可樂吃漢堡包急色鬼的青少年相比,他有一種既天真又世故的氣質,好像一個復活的古人,和這個新世界格格不入,他的纖瘦身形,反而成了他橫掃不同國界的通行證,尤其是亞洲的女人,口味偏清淡一點,對於美式健美先生型的男人身體,會有高膽固醇的感覺,因此《鐵達尼號》的男主角非此君莫屬,他提供的是讓人欲生還死的悲劇感。
然而,里安納度的難題來了,荷里活有女童星長大可以繼續走紅的先例,像伊莉莎伯泰萊,還沒有男童星長大可以變成巨星的,羅拔廸尼路、阿爾柏仙奴、史提夫麥昆這等演員,一開始就是靠男人味立足的,觀眾無法想像「教父」也有天真爛漫的青春期,里安納度在電影《娛樂大亨》中演出失敗,勢在必然,他的一張臉,就算貼上兩撇小鬍子,還是藏不住一股青春的躁動,好像急着長大的男孩子,和姬蒂白蘭芝那般成熟的女人談情,沒有說服力。
但毛蟲終究是要化蝶的。里安納度的父母沒有給他注射藥物,讓他永遠留在青春期。
里安納度不可以吊兒郎當地混一輩子。在《血鑽》中,里安納度裝癲佯狂,有幾分積尼高遜的影子,或許是他與這位魔王在《無間道風雲》的合作,令這位後輩濡染了幾分魔氣。但里安納度在《血鑽》裏的火候卻剛剛好,一個南非的亡命之徒,沒有教養,父母遭受殘殺,是天生的種族主義者,卻又在生死關頭良心未泯。最後里安納度掩護黑人同伴父子逃亡,躲在岩石後,用手機向遠在天涯的女記者交代遺言,淌血的手抓起一把非洲的泥土,這等場面,比四十年前《死角》裏的狄龍,更增添了許多分地球一體化的宏觀浪漫感。
荷里活不但有明星,大明星,同時也是絕佳的演員,里安納度不像湯告魯斯,他不自戀,不堅持每片皆是情聖,他在泥污裏打滾,反成就了一尊血污中的情聖,這種男人,叫女人愛恨交纏,惱得夜夜緊咬着枕角,當寒夜的窗外,浮現着幾顆幽冷的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