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話說盡,便宜佔盡」果然是特首曾蔭權先生的本色。這位還未「正式」宣布參加競選的曾特首,昨天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乘坐特首的專用座駕,帶同一眾隨員,浩浩蕩蕩的到達位於東亞銀行港灣中心的未來競選總部視察,並且跟已埋班的工作人員開開會,搞搞分工。
當有記者問他是否利用公餘時間準備參選及視察競選總部時,曾特首臉不紅、眼不眨的說,特首的工作是二十四小時的,特首沒有公餘時間。
換言之,他認為自己打正旗號以特首的身份、資源、時間為自己搞競選連任的事不僅正常,不僅理所當然,更是必不可少的特權。
還記得前任特首董建華先生曾公開說自己是「七.十一」特首,即每天從早上七時至晚上十一時都在處理公務,都在處理特首的工作。現在曾特首更進一步,更厲害,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處理特首的事務,連睡覺的時間都在扮演特首的角色,往後除了可以稱呼曾蔭權先生為曾特首外,大概也可以稱呼他為「曾廿四」。
曾先生要一天二十四小時也扮演特首的角色是他的自由,但拿這樣的身份、這樣的角色來佔競選對手的便宜卻實在太不光彩、太不漂亮了。
曾先生身為二十四小時特首,他也許真的不能不以特首的身份巡視未來的競選辦公室,但他還是可以低調一點,還是可以保密一點的;反正特首一天的行程非常緊湊,當中有很多活動是公眾看不到、不知情的私下探訪及巡視。曾特首為甚麼不把「睇樓」或視察競選辦公室的活動保密或低調進行,反而高調的預告或宣揚呢?這不是在利用特首的職務爭取更高的曝光率、爭取不公平的選舉優勢嗎?
外國的元首或政府領袖在競選連任時無疑也不會先辭職再參選,但人家總把公務及競選事務分得清清楚楚,不會拖泥帶水,更不會渾水摸魚,例如貝理雅便不能利用首相府的資源為他競選連任國會議員助選,也不能替工黨助選。曾特首怎麼不好好學習這些榜樣,把公職及競選事務分得清楚明白呢?
其實,在任的領袖、議員已比挑戰者佔有明顯的優勢,包括熟悉政策細節,了解人脈關係,實戰經驗豐富,掌握傳媒及新聞界運作等。
換言之,即使不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及優勢,曾先生在未來的特首選舉中也已穩佔上風,也已有極大的勝望,他還有甚麼理由或需要乘執行公務之便為自己競選連任造勢呢?
有消息說,曾特首將於下月一日正式宣布參選。這個消息是否屬實,再過幾天才能分曉。但在曾特首正式宣布參選以前,他理應主動避嫌,理應跟競選連任的活動劃清界線,並要確保不會利用政府或特首辦的資源、人手協助他的競選工作。而在正式宣布參選後,曾特首則應當盡快公布他的施政綱領及藍圖,並與主要挑戰者梁家傑先生進行公開及多輪的政策辯論。只有這樣,選委及市民才能分辨兩人的優劣;只有這樣,選委及市民才能清楚知道未來五年香港將往何處去。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