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健雄
小巴司機
Q:小巴意外不時發生,司機操守屢受批評,可否談談你的想法?
A:自從最近有女童被小巴拖行致死之後,我更加小心,每次停車都拉緊手掣,以防小巴溜前溜後。站頭管理人員都叮囑司機多加留意,防止意外。我覺得小巴意外不是特別多,特別嚴重,起碼沒有試過衝上行人路撞死人。
沒錯,小巴司機常被乘客投訴。我也曾被人罵我不停車落客,那次我剛好在講電話,聽不到乘客叫落車,我連忙向他道歉。不過並非次次都是司機的錯,香港有暴躁的司機,也有刁蠻的乘客。乘客趕時間就嫌你慢,怕撞車時就嫌你快。其實自從政府強制小巴加裝速度顯示器之後,小巴超速情況已經收斂很多了。
Q:過往已有多次小巴超速撞車的慘劇,為甚麼你們開車仍那麼快?
A:想都想到了。司機不勤力一點,走多兩轉,那裏有錢袋落袋?這都是政府造成的。運輸署一直禁止紅色小巴行走新市鎮,但香港愈來愈多人遷往新市鎮,令紅色小巴的生意愈來愈差。司機可以掙錢的空間少了,就要想盡辦法,維持收入。
政府的運輸政策一直扼殺我們的生存空間,官員卻不想想紅色小巴對香港的貢獻。二、三十年前,香港交通不發達,紅色小巴充當了開荒牛,每一個很靜的角落,每一個沒有公共交通工具的地方,我們都去得到。譬如青山公路,以前沒有西鐵,打八號風球時連巴士也沒有,都是紅色小巴全日二十四小時接載乘客。政府不應過橋抽板,把我們淘汰。
Q:你入行多久?
A:我入行已經十七年了,以前做過運輸業,駕駛客貨車,駕過的士,最終選擇了小巴,貪小巴司機生活「他條」。的士司機終日都要在馬路上找客找生意,巴士司機就要受公司諸多監管,小巴司機則可以乘着在站頭排隊的空閒時間,跟同行飲茶吹水,不知多寫意。
Q:這樣說,開小巴可算是一件優差了?
A:那又不是。小巴司機收入低,沒有雙糧、沒有福利,你有沒有看過開小巴會發達的?我們這行很大壓力,每天工作十五小時,首先要賺夠車租,差不多一千元,然後又要賺油錢,二、三百元,餘下的才是真正的收入。一日賺到四百元,已經不錯了。
小巴入行也不像的士那樣容易。第一,運輸署對小巴司機的要求較高,要有清白紙,沒有嚴重的不良駕駛紀錄,發牌程序亦較的士繁複。第二,小巴司機體力要求較高,的士司機最多面對三幾個客人,小巴司機就要應付十幾個客人,又要注意路面情況,又要留意收錢、上落客,單是整天扭轉身收錢,已是一項很高的體力要求。
本報記者 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