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資市場公會旗下市場發展委員會,昨就內地金融機構獲准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事宜,與成員及獲邀出席的金管局助理總裁梁鳳儀進行討論交流。委員會主席馮婉眉表示,業界認為發人民幣債券對本地發展為境外人民幣中心,以及增加本港人民幣存戶投資選擇,均有正面作用。業界期望,將來人民幣債券出台時,本地可發展二手市場及莊家制,而銀行參與者跟市場莊家之間,亦可開展人民幣債券回購安排,冀令市場運作更暢順。
馮婉眉指出,雖然個人每日兌換2萬元人民幣的上限,短期內未必獲得放寬,料到下一階段當局才會考慮,但她呼籲有興趣投資人民幣債券(回報較存款為高)的零售客戶,可趁現在至首宗人民幣債券出台前的空間,透過兌換,進一步累積人民幣存款,備用認購。
業界盼拓二手莊家制
她相信現時港元零售債券,最低認購金額5萬元的水平,對日後人民幣債券的零售安排,會有參考作用。
本地人民幣存款迄今總額約228億元人民幣,她說市場普遍預期,首宗人民幣債券將於3、4月出台,發行規模介乎20億至50億元人民幣,既符合機構及零售投資者共同需求胃納,金額亦不會過大至影響發債活動的持續性。
人民幣滙價昨稍微回軟,收市報每美元兌7.7743;港滙則反彈約60點子,轉強至7.8020,滙商估計是港股造好令沽家掉頭買回港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