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扣喉位 - 鄧達智

記憶扣喉位 - 鄧達智

Zeno從去年七月開始先飛西藏,六個月後從西非經倫敦在聖誕節剛好趕回香港。這位年青建築師每隔一段時間放下工作走出香港,投入天大地大遙遠的國度,在事業「仍未成功」之前以旅行充實自己,恨得聽者流晒口水,謹記旅行莫待退休後!
約他上新城財經台與我及拍檔葉詠詩在「遊山玩水」分享旅行心得,又感動又開心。一個真正旅行的行者不同度假的遊客,除了眼看、耳聽、鼻聞與雙腳力行,還需奉上一顆心。Zeno是一位四肢五官與心共用的行者,我們將他半年的旅程斬件,不去長篇大論,先說感人地段;第一選擇:非洲盧旺達。
九十年代比利時人離開了殖民地盧旺達,猶如世上一切殖民地,宗主國話事人走了,留下的禮物除了日後人民可能用作旅遊景點的殖民地風格建築群之外,更多卻是政治及文化不定時炸彈。本來同為兄弟同胞的盧旺達人被殖民地官員分成西圖族及胡圖族,前者以擁有九頭牛以上財產佔比較少數的上等人;後者則是又做死又捱窮的下等人。主子走了,胡圖族人將多年積壓仇恨化作百日大屠殺,情況與當年歐洲猶太人大清洗,柬埔寨赤柬屠城或中國文革派別鬥爭同樣慘烈。
聽Zeno說到西圖族人誤認教堂是最佳避難地點,誰知神父大開中門讓軍隊殺入,以千人計的生靈被極殘酷手法殺至鮮血浸染泥土與教堂牆腳染至永難洗清,而將兒童及嬰兒大力擲向四邊高牆,頭裂餘下的腦漿仍然殘留明顯黃色斑斑……
旅行途中,讓我們刻骨銘心的章節不一定風光如畫,滿途幸福,像前東柏林的殿宮Techeles、舊猶太廟、布拉格舊猶太墳場、金邊屠殺紀念館……都是讓你深深思考這段歷史,綿綿記好這個地方的扣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