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皮草》有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副題:「狄安艾布絲的幻想式傳記」。勿怪我打爛砂盤,傳記的定義,不是一五一十演述真人真事麼?標奇立異把它送往虛構的層面,那就等於跨進小說的疆土了,怎麼自動放棄了從實招來的紀錄權,卻戀戀不捨食之無味的銜頭?就像一個女人在律師樓簽了字離婚,仍然掛着前夫姓氏到處招搖,開口埋口以乜太自稱,都不知道佩服她的勇氣好,還是同情她的神智不清好。
我不清楚艾布絲的身世,攝影作品倒是看過的,那些眼坦坦望着鏡頭的大孖細孖確實令人不安,靈魂放假的軀體稟異人士更具震撼力,尤其因為一幅接一幅的黑白畫面,無一不是取諸現實的科幻,看到第十張,已經禁不住感到天旋地轉,世界因他們的堅持存在呈現扭曲,教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何謂「正常」。影片沒有組團遊覽她的藝術天地,反而將當事人放在心理醫生的沙發研究,未免有點牛頭不搭馬嘴。我不是不懂得尊重編導的選擇,對藝術家的底細也非常八卦,但是如果有人拍畢加索生平,老先生一百分鐘沒有一秒拿起畫筆,只見他行行企企購物飲茶,觀眾恐怕不會沒有異議吧?
所以《夢幻皮草》突如其來的母狗時刻特別珍貴。打扮得一絲不苟的妮歌潔曼下樓參加時裝盛會,她母親一見皺起眉頭問:「哪裏找到這樣一件衣服?」她抗議:「媽媽,是你送給我的呀!」老夫人沒有失憶,氣定神閒以鏗鏘聲氣回答:「我上一季送給你的。」可惜轉入正題後不再咬人,乖乖圍繞失魂師奶和長毛怪客大做kinky文章──我想起很久以前有一部《畸人艷婦》,樂蒂胡金銓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