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07年,油價跌勢未止,自去年底的61美元再暴挫15%,上周收51.99美元,創近一年半新低。油價回落對油價敏感的航運股有利,紓緩營運成本壓力,加上航運業進入復蘇期,運費回升,令航運股行情看漲。
燃油成本佔航運公司營運成本比例很重。去年上半年全球油價屢創新高,7月曾攀上77美元歷史高位,即使船公司藉期貨對沖及徵收附加費,燃油開支仍大增。
成本降個別股價回升
06年上半年,中海發展(1138)燃油成本便急升55%至12.6億元人民幣(下同),佔總成本達42%,中海集運(2866)亦劇增63%至29.6億元,佔營運成本22%,令股價半年分別挫約10%及33%;但隨着油價下半年回落,股價調頭回升,上周更分別上漲約18%及9%。
運費持續回升,增加航運公司收入,反映全球航運走勢及散裝貨運費的波羅的海亁貨指數(BalticDryIndex),自去年7月起回升,上周五收4362點,半年已升約47%,增長主要來自中國進口鐵礦石及出口鋼材。英國Drewry航運顧問指出,中國更在四月鐵礦價格上漲9.5%前,增加進口。
船公司議價能力增強
國際貨櫃雜誌ContainerisationInternational報道,雖然中國往美國及歐洲的平均運費,在去年上半年分別下調5%及22%,至每個集裝箱1753美元及1408美元,但在強勁航運需求下,運費由下半年開始已止跌回升。此外,全球航運市場供多求少失衡情況紓緩,Drewry預料,彼此增長差距將收窄至約3%,加強船公司議價能力,提高運費。
SSY航運研究指出,今年散裝貨船擴張放緩,預料增長5%,為兩年來最細增幅,因新船下水減少及增加拆卸高齡貨船。而去年運費較05年平均下跌6%,主因受供過於求拖累。
今年集裝箱航運市場前景樂觀,近日泛太平洋航線穩定協議組織TSA指出,因需求上升及航運公司運載力溫和增長,亞洲和美洲之間的集裝箱航線業務將改善,有利調高運費,同時亞歐航線亦會復蘇,估計今年集裝箱貨運有雙位數字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預測,07年全球貿易增長7.6%,雖然中國科學院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至9.8%,但中國對原材料需求持續,成為帶動全球航運市場的關鍵。
人民幣升值存隱憂
不過,航運股本身亦存在着隱憂,人民幣不斷升值,對以美元結算的內地航運公司帶來負面影響,增加滙兌損失,人民幣兌美元自05年便升值逾6%。而中美貿易順差擴大,中國貨品出口美國多於進口,使貨船回程往往載貨不足,增加成本,影響航運公司收入,去年首九個月,中國出口往美國貨品數量便達700萬標準箱,同期增長20%。
未來油價走勢仍是影響航運股的最重要因素。雖然油價自去年12月中已跌近20%,現時航運股股價亦反映了油價下跌的利好消息,如中國遠洋(1919)及中海集運,股價亦自去年10月至今,分別累升近70%及40%,只要市場接受油價繼續於低位徘徊,航運公司毛利率回復至過往約20%,透過槓桿效應可改善盈利,股價必然再有上升空間。
港股目前有6隻航運股,包括中海發展、中國遠洋、中海集運、東方海外(316)、金輝集團(137)及太平洋航運(2343),可分為三類:油輪(中海發展);貨櫃輪(中遠、中集運及東方海外)及亁散貨輪(金輝及太航)。
東方海外早前被高盛調高目標價至60元,預計出售北美碼頭而派特別息;太平洋航運則是基金愛股,包括摩根大通及法巴,但中期盈利倒退57%至2.8億港元。今次財經研究組為讀者分析三隻「中字頭」的航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