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利人壽(國際)計劃下月在港推出變額年金產品,該產品與傳統年金產品不同之處,在於容許持單人自訂投資股票及債券的比重,投資股票比重可高達80%;另外,持單人可在65歲退休前提款。
【本報訊】年金產品容許持單者在特定期內獲定期定額支付款項,直到死亡為止。年金產品市場在港規模不大,根據保監會今年臨時統計數字,06年1至9月期間,新造個人年金產品的年度化保費為2168萬元,只佔整體新造個人壽險業務的0.19%,05年全年保費5162萬元,比重只是0.36%。
一般年金產品通常有定額回報,變額年金產品則由持單人決定如何投資,換言之,投資風險將由持單人而非保險公司承受。
自行釐定投資比重
宏利人壽(國際)行政副總裁兼香港區總經理何達德在接受訪問時說,香港現時每8人便有1人年齡逾65歲;再過20年,每4人便有1人逾65歲;再過30年則每3人便有1人逾65歲,因此港人對退休保障的意識愈來愈高。不過,如果退休人士只持現金,在通脹期間便會「跑輸大市」,較佳做法是分散投資於股票及債券。
何達德說,宏利計劃下月推出投資相連的變額年金(VariableAnnuity)新產品,正等候證監會批准發行;宏利早前已在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推出變額年金產品,在美國及日本市場規模很大,在加拿大推出這項產品時,首月銷量亦達2億美元。
該產品特點是容許持單人自訂投資比重,股票上限為80%;另外,如果持單人65歲退休前提款,宏利保證20年內繼續向持單人支付款項(但設有提款上限);如果65歲後才提款,則保證在持單人死亡前仍獲支付款項。
增長來自增聘顧問
談及香港今年業務時,何達德預計,今年增長動力來自招聘保險顧問,預計顧問人數由3500人增至明年的3900人,並於4年內增至5000人;財富管理資產規模增至50億美元(390億港元)。他預計,未來5年本港業務每年能獲低雙位數字增長。
宏利現時與中信嘉華銀行組成策略聯盟,推出銀行保險業務,何達德期望與更多本地銀行開展類似合作;如遇有合適的保險公司放售,宏利亦會有興趣考慮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