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說資金充裕,不會跌市。錢的確很多,美國貨幣政策過寬,債務激增,經常賬赤字高達8000億美元,是造成近年太多資金追逐太少資產的主因。不過,我們不要忽略資金太多的局面,可以在很轉眼間改變。
資金怎會消失?中東產油國的股市在1年間大跌逾5成,就是因為過多的資金忽然衰竭。由水浸變亁塘,主要有3個原因。首先,中東股市由05年開始向下,借錢炒股的孖展客無錢補倉,就得沽股套現。愈多孖展客斬倉,股價就愈跌,股價愈跌也就愈多人斬倉。
其二是股市大升之時,房地產市場也蓬勃起來,房屋建成,買家就要沽股付款,錢也由金融市場流到實體經濟。其三是這幾年油價大升,中東油國賺錢雖多,但花得也多,進口貨品激增,去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的入口總值,竟倍增至3500億美元。可是油價和產油量自05年底以來只是在高位橫行,收入沒有太大增長,入口卻大增,中東油國政府的盈餘自然大減。
資產市場上升之時,資金總是有增無減的,因為資產漲了價,投機者可以借更多錢炒賣。反過來說,當資產市場下跌,資金總是有減無增,因為能借的錢即時少了。因此,最先發出訊號告訴我們資金由鬆轉緊的,正正是資產市場。
美樓市現資金收緊訊號
在美國,房地產市場已出現第1個資金收緊的訊號,那就是借予信貸質素較次者的貸款(sub-primeloans)總額大減。第2個訊號是美國家庭債務增長已大為放緩,由於樓價不再上升,美國家庭已不能再加按套現花費或投資。
06年第3季美國家庭淨債務以年率計降至8420億美元,遠低於上年同期的13300億美元。過去12個月美國房屋按揭貸款縮減近50%。結果,美國家庭總債務和按揭貸款增長在去年第3季是8年來最低的。這意味美國家庭在樓價下跌後面臨財政緊絀,而樓價看來只會再跌。此外,商品價格近期急挫,以及新興市場如委內瑞拉和泰國股市的忽然暴跌,都不是好訊號。
金融市場的現況好像堆紙牌遊戲,紙牌堆得高高的,但弱不禁風,承受不起任何震盪。以現時投資者的極度樂觀、多數市場的極度超買(尤其是中國)、過度的投機和過高的估值來看,未來幾個月出現小型股災是有可能的。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
麥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