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敗才會大勝 - 畢明(廣告腦作總監/影評人)

能敗才會大勝 - 畢明(廣告腦作總監/影評人)

作為一套「老嘢電影」,老去的名牌,不論是在荷里活,更尤其是在香港,由籌備到上映,沒有任何人看好《洛奇─拳王再臨》,沒有任何人相信憑史泰龍/洛奇以50多歲的高齡(以運動員和賣肉賣力動作英雄來說),他還能鬥得過因地心吸力和自然規律而鬆弛老化的肌肉,以一身「半拜拜肉」,挾着拜拜了的人生高峰光輝歲月,還能打得出一場漂亮的仗。畢竟,洛奇老矣,尚能box否?
事後這套電影又一次超額完成。
因為「洛奇精神」不在於如何強勢中勝得光榮,在於如何窘而彌勁,絕地不倒反升!你看他每次終於振臂高呼的時候,差不多都是一身血爛了面爆了眼腫了鼻掉了牙被人打到豬頭的時候就可知。是個一百巴仙underdog逆境自強的鬥志焚燒故事。洛奇品牌於1976年面世,他是個時勢造的英雄,在美國政局民智火紅了十年之後出現,在大美國夢(theAmericaDream)支離破碎「無夢不隨流水去」人心失向的關頭,洛奇由窮小子打拼出一條拳王之路,憑不死的鬥心,戰勝環境條件身體條件抗戰勝利,他最能擊中大家神經的,是那種被擊倒後總能頑強站起來的奮戰心。他穿美國國旗式樣的拳手褲、披美國國旗毛巾一再以underdog被看扁的姿態「打大佬」,打贏蘇聯佬,一再打不可能勝的仗。(我想,把梁家傑的頭放到洛奇的電影海報作競選宣傳,準掂!)。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有荊軻式慷慨,有唐吉訶德的浪漫,去"Dreamtheimpossibledream,runwherethebravenotgo,reachtheunreachablestar,beartheunbearablesorrow"。洛奇是個美國民族英雄,他把美國夢放回大家的口袋,卻不單只於美國,他叫全人類相信絕境自強有好報。
今仗史泰龍和他的alterego洛奇再造underdog奇蹟,片中講到明這個退休拳王的傳奇不在長勝,在於能夠敗。人生,沒有長勝,股市沒有長升。敗,而不倒,倒,而能再起再戰,就是一種勝利,超越了一次賽果的成與敗。所以今次他看似險敗,其實大勝。
中國人特別有種underdog情意結,由八國聯軍的陰影、不平等條約的形勢「俾」人強(暴)、經濟落後全球大市、到殖民地管治下的華洋階級權力地位分配的心知肚明,歷史包袱令我們對underdog崛起更血湧心頭地感同身受。中國神六火箭升空的和平崛起,劉翔披五星旗躍上奧運獎台奪金,入世申奧成功,連珍姐成世衞總幹事,都是吐氣揚眉,霍老亡魂可慰。所以我不相信洛奇標尾會的成功純是集體回憶的功勞,雖然BillConti的〈GonnaFlyNow〉音樂響起時我的確心神激盪。
散場時,音樂在我步履間,心頭想起梁啓超所言「志亦無盡量,酬亦無盡時……登高山復有高山,出瀛海復有瀛海……言志已酬便無志。」多麼型!
問題是幾多人會像洛奇像梁啓超一樣,把自己一再從comfortzone中抽出來,戰他個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