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敏妮睇報紙有一則新聞,係講投資基金公會退休金委員會做嘅一項調查,根據個調查顯示,有兩成人認為200萬至500萬就可以過舒適嘅退休生活。敏妮將單新聞forward畀芝芝睇,佢問:「敏妮,200萬真係夠退休?」
500萬未必夠用
「睇吓你想過啲乜嘢退休生活啦!我之前睇《蘋果》理財版個信箱,有個讀者擁有二百幾萬資產,但由於希望退休後每個月仍然有兩萬蚊使,理財專家認為佢仲要一筆過拎180萬元投資,先至好退休。」
「敏妮,你有冇諗過退休呢個問題?」
「芝芝,雖然我哋仲咁後生,但退休可能比我哋預期早嚟到,所以一定要趁早為退休部署。」
「你諗住儲幾多錢退休?」
「冇一個實質金額,因為你可能預測到未來大概嘅通脹,但你有幾長命?年紀大咗之後每年要有幾多醫療開支?仲有好多突如其來嘅事,根本無法預計。所以我嘅退休資產除咗一層已經唔使再供嘅樓用嚟自住,同埋一啲長揸作收息,兼可以升值嘅股票,最重要係趁後生,學識投資技巧同竅門。當我退休時,仍然可以靠投資賺取收入。」
「你嘅退休資產裏面,好似冇計強積金(MPF)同保險。」
有樓有股唔使愁
「我嘅MPF組合全部投資港股基金,所以已經計入長揸股票裏面;保險我有買危疾同醫療保險,當我年紀大、機器壞時作為保障。至於我買嘅壽險,冇儲蓄成份,因為我覺得錢由我自己投資,回報會更高,年輕時買壽險,純粹係驚有乜『冬瓜豆腐』,爸爸媽媽會冇所依靠!」
「咁你個投資組合咪好大部份都係港股囉,唔怕風險太高咩?」
「港股本身有好多唔同sector,即使股災,都有股票逆市升,最重要係你識唔識揀,而且我冇話唔理市好市差都捕喺股市唔走,市況唔好,我可以減少投資,呢個時候,長揸收息嘅股票就為我提供recurrentincome。」
「好似啲大企業盤數咁,有投資收益,又有穩定嘅經常收益,就唔怕個市起起跌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