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踏入07科技界熱烘烘

傳訊四圍炳:踏入07科技界熱烘烘

踏入2007年,資訊科技界突然熱鬧起來,消息不絕於耳,蓋過了苦悶庸俗的政治新聞,也為每周尋找話題的筆者帶來不少落筆材料。這個也許是個好兆頭,新的一年會有新的希望,謹此希望業界大展鴻圖,打工仔則最重要是人人有工做。

IT科技人才不斷被裁

先苦後甜。滙豐銀行「裁」走120名資訊科技部門的員工,實在叫人歎息。滙豐要踢IT員工走,年來一直有所聞;有調查指還有不少企業有意裁減資訊部門的人手,看似是大勢所趨。在全球化之下,IT專業人士(若果資訊科技可稱得上是專業人士的話)跟藍領工人一樣不能倖免,工作崗位有機會被另一個成本低的地區員工取代,這可能就是體現管理層的「地方智慧」吧!尤其是當我們經常大談甚麼與中國融合、甚麼十一五計劃,融合只會加速高成本工作崗位被取代的過程。
人人都說香港將來的發展一定是在大陸,講就容易。你佔不了人家平宜,人家已經爬過你頭,曾特首的「十一五行動綱領」,就在這種「被爬過頭」的焦慮下誕生。筆者較注視與資訊科技有關的「深港創新圈」和「跨境寬頻網絡」兩項建議,此建議與早年業界倡議的「電訊特區」類似。但關鍵問題是中國仍然把電訊業視為戰略性行業,香港要借「十一五」來「踩過界」,如果沒有阿爺祝福的話,成事機會不大。

政府倡建深港創新圈

政府能否在「十一五行動綱領」中為業界帶來新商機,現在尚未得知,但有人已經趁機打劫公帑。在立法會討論有關互聯網受地震影響引致癱瘓事件的會議之上,有電訊商便建議政府動用公帑購買後備頻寬,結果被政府一口拒絕。筆者周前在《你願意為備用網絡付鈔?》一文中已經論及此議,問題是,為何電訊商不自行添置頻寬,或者集體訂購呢?有客戶要求網絡要有備用,願意付上額外成本;也有客戶不願意,但甘冒網絡癱瘓的風險,這樣的話,為何不透過市場自行調節?若公帑買頻寬的論點成立的話,政府為何不用公帑興建後備電廠,以防影響更深遠的電力故障呢?
欲罷不能,還有兩宗放在頭版的消息──蘋果的iphone和有線電視的「免費台」,礙於篇幅,下周再續。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