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作家之子入名校後連嘔10日<br>不堪壓力求診精神科趨增

專題報道:作家之子入名校後連嘔10日
不堪壓力求診精神科趨增

為人父母者無不望子成龍,但期望過高揠苗助長隨時壓垮子女神經。有調查發現約一成名校初中生輟學,不堪壓力到公立醫院精神科門診求醫的青少年也愈來愈多,有學生受不住學業壓力連續嘔吐十多天,也有人進入名校後「成日口水流唔停」。心理專家呼籲家長應培養子女獨立性,讓他們自由發展興趣效果可能更好。 記者:林浚川

作家君比(原名馮忻忻)去年獲中學生選為最喜愛的作家,其著作以校園逸事為題材,輕鬆有趣,但現實生活中她與一般中產家長一樣,非常着緊兩名兒子的成績,除每日親授就讀小五長子李啓楠的中、英文功課外,還要兒子學長笛、鋼琴和補習數學。

催谷兒子文武雙全

君比一心把兒子培養成文武雙全,然而啓楠卻「頂唔順」,「舊年四年級派期考結果前,啓楠日日喺學校嘔,持續咗十幾日,最後輔導老師認為係佢壓力太大所致。」兩母子尋求專業人士協助,相信啓楠出現身心焦慮症症狀,若情況持續可引發嚴重抑鬱。君比聽取建議,讓啓楠接受遊戲輔導,兒子現已康復,最近還和媽媽合著《飄落在聖誕夜的心情》一書。
啓楠是資優兒童,在中文寫作方面極有天份,言行比同齡細路成熟精叻。君比不諱言過去有很強烈的望子成龍心態,直至啓楠出事才省悟。「佢來年升中我會同佢去一啲名校面試,但入唔到就算,唔會強求,只希望佢健康成長。」
把子女谷到嘔的個案並不罕有,名校油麻地天主教小學的校長蔡楷俊歎謂:「𠵱家愈來愈多學生有心理問題,今年我哋有位學生要搵精神科醫生跟進。」該學生經常肚痛不願上學,求醫後證實是壓力大引致不適。

精神失常名校夢碎

最令蔡楷俊難過的是一位已離校女生的故事。「嗰位女學生成績優異,但自從佢家姐入咗一間知名女子中學後,佢就畀自己好大壓力,好想入同一間女校,試過偷家姐校服着,又會匿埋喺廁所讀書唔出嚟。」女生最終如願升讀名校,然而得不償失,「佢精神變得失常,成日口水流唔停,最後都無法讀落去。」
本身是津貼小學議會主席的蔡楷俊認為,近年愈來愈多學生有精神病,相信與本港家庭只生養一、兩名子女有關。「家長好多時放晒啲希望落小朋友身上,但冇諗過仔女個性同能力,效果適得其反。」中文大學社工系分析小六至中三輟學的學生個案,發現在輟學學童中,約一成是第一組別學校學生,部份輟學學童念小學時成績良好,升中後跟不上功課而產生挫敗感漸漸抗拒上學,最終輟學收場,名校夢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