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片的定義很廣,一般而言,欠缺動作、喜劇、驚嚇、歌舞元素的愛情片就被稱為文藝片。台灣資深影評人蔡國榮在其《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一書中,將文藝片定義為「在感情方面用力描繪,題旨也在彰顯感情的影片」。齋講感情,咁咪好悶?香港人聽到文藝片就驚,《伊莎貝拉》叫好不叫座,《早熟》與《獨家試愛》是罕有的港產成功例子。
憑《星願》成名後,馬楚成執導過愛情喜劇《夏日的麼麼茶》,鬧劇《失憶𠝹女王》,動作片《東京攻略》、《韓城攻略》和成績滑鐵盧的《飛鷹》。
事隔7年多回歸文藝片,這次把在《星願》中的靈異元素也扔掉,「純情」得徹底。女主角由演技不慍不火的劉若英替代大喊包張栢芝,男主角由任賢齊變成古天樂。故事同樣說生離死別,《生日快樂》的煽情手法明顯比《星願》成熟高明,不知道是馬楚成的品位改善了,還是因為有張艾嘉幫他一把,擔任其中一個編劇。
改編自劉若英的短篇作品《HappyBirthday》,劇情雖然熟口熟面,說穿了甚至有點老套,但處理不俗,知輕識重。以時序跳拍手法講述一段逾10年的愛情關係,為故事增添了些少懸疑性,也掩飾了故事的濫調,惜條理還是稍欠清晰,只因為故事簡單,才未致混亂。
全片最好看的,莫過於劉若英層次豐富的演技。儘管整套電影穿插着周俊偉的旁述,卻是由她飾演的小米的女性角度出發。小米極度缺乏安全感,因而向小南(古天樂飾)提出由情侶變為「比好朋友再更好一點的朋友」。
這個令大部份男性感到自相矛盾的論調,女性看了卻定然感觸良多,在她們根深柢固的浪漫思想中,希望薔薇盛放,也怕薔薇凋謝,情侶會分手,朋友不會。一直壓抑着感情的小米,得知小南的婚訊後在車廂中致電留言,由強作平靜至渾然失控痛哭,然後再一次反覆,短短一分鐘,教人印象難忘。
至於古天樂的表現如何,只能說性格內斂、不輕易吐露心事的小南一角很適合由他來演。戴上眼鏡的古天樂增添了書卷味,一對眉毛再沒經過份修剪,造型討好;「五音不全」的設定,為電影增添了輕鬆位,在廚房內運盡丹田氣唱《有多少愛可以從來》,更是笑中有淚。
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