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電子消費產品展(CES)例必全球矚目,今年卻被同一時間在三藩市舉行的MacWorld搶盡風頭,皆因蘋果新產品iPhone一出,頓時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小弟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蘋果的iPhone集手機、MP3播放、Wifi、藍牙於一身,論功能,這部iPhone與市面的手機未必比其他對手優勝,例如Nokia的N80和E70、摩托羅拉的MPx等已經兼容上述功能,不過回想當年iPod面世後,與其他MP3播放機功能相若,但就是憑着iTune軟件的普及,以及時尚的外形,不但賣個滿堂紅,還奠定蘋果在電子消費品一哥的地位。明顯地,愈多功能未必愈優勝,軟件的配合才是最重要。
未能支援其他軟件
雖然大家一致看好iPhone,但翻看Linux發燒友網頁時,卻發現潛在隱憂,有軟件發燒友批評iPhone不夠開放,不但只支援蘋果獨有的影像檔案制式,更沒有開放系統作業元碼及軟件開發支援套件,還指出手機一哥諾基亞在CES公布的新產品N800,積極鼓勵其他人自行開發軟件,更支援多種的影像制式。
是的,大家試想一下為何VideoiPod發展至今也未能普及呢?可能iPod實在太成功,大家已經忘記了它怎樣起家,還記得iPod在2001年推出後的一兩年,銷售也是一般,未能成功突圍,能夠在美國及歐洲打響名堂,全靠iTune。當時正值Napster訴訟輸了給唱片公司,iTune成為首個名正言順的正牌歌曲下載網站,憑藉蘋果電腦一直以來正義及「潮」的形象,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iTune廣為電腦發燒友接受,連帶iPod亦頓時成為時尚的標籤。
限制兼容難顯特性
如果論外形,諾基亞的N800當然輸iPhone成條街,可是長遠來說,iPhone能否成功,與智能電話(SmartPhone)未來的趨勢有莫大關係。試想想如果智能電話全都裝有Wifi,手電的發展有可能如電腦一樣,十分方便就可以下載五花八門的軟件,隨時會帶動新一波的個人消費用途。蘋果電腦當年輸給WinTel陣營就是因為衰在不夠開放,近期Linux能夠雄霸內嵌式作業系統,把Windriver打到落花流水亦是這個原因,很多電子消費品都是Linux推動,所以如果蘋果堅持限制iPhone的軟件放發,可能會再次錯失良機。
事實上,用在蘋果電腦的OS-X已經進行了某程度的開放,把計劃推展到iPhone的OS-X相信不是難事,要解答的卻是另一個兩難的問題,如果全都是開放及與其他對手兼容的話,iPhone與其他手機又有何分別呢?
魯笨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