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批:勁歌金曲最XXX女歌手 - 宋漢生

蘋果批:勁歌金曲最XXX女歌手 - 宋漢生

智力題:你生產「大力牌」增肥丸,經兩個分銷商店售賣。你跟兩店說好,為免鬥爛市,做壞規矩,定價不要低過一百元一瓶。甲店於是定價一百。乙店呢,是個網上商店,成本比甲店低,為搶生意,定價九十。甲店發現乙店平賣,跟你說,這樣下去,很無癮,索性不賣你的增肥丸了。你權衡輕重後,決定留着甲店,不再供貨給乙店。
問題是,上述哪種行為,應該立例禁止?一旦落實「公平」競爭法,誰人會有犯規之嫌?
讚過多次,「公平」競爭法,名字改得太好。一貼上這個「公平」標籤,教人難以啓齒反對。隨便問十個人,恐怕沒有一人不支持「公平」。這樣的政治分數,執豆咁執,風紀議員正義上身,力銷此法,是無可厚非了。
甚麼是「公平競爭」?第一次認真思索,是很多年前在電視看的勁歌頒獎禮,某些比較奇怪的獎,頒發前司儀會先解釋入圍條件。其中一個,條件甚苛,細節不記得清,大概是甚麼出道不多於某個年數,出碟不少於某個數,再加至少某個數量的上榜歌等等,當時想,天下間幾乎只得一人入圍,不如亁脆說條件是要姓陳名慧琳罷了。
假如真的要姓陳名慧琳,這樣的賽例,公平嗎?明顯有點不對勁。但反過來看,每個人也有同樣的機會參與,你有個正確的名字便成。又好像沒有甚麼不公平的地方。同樣道理,特首選舉,如果要得到有關人士祝福,才能參加,是否公平?如果要姓曾的才入圍,是否公平?要四十歲以上才可報名,又是否公平?

再來,輕量級拳賽,超重的不准玩?男子短跑,女子無份跑?學校編班,低分的,被編入不低分班?足球聯賽,榜末的要降班?怎樣算是公平不公平?
很明顯,規例合理與否,視乎比拼的是甚麼,想量度的是甚麼。你喜歡比試一下,看看香港陳姓男子之中誰人跳得最遠,或搞個「廣東省順德cross番禺混血兒四日五夜競飲涼茶大賽」,悉隨尊便,旁人無從置喙。比賽目的,沒有分對錯。有分對錯的,是到底規例與目標是否一致。
例如打拳,如果目標只是要看看七十五公斤以下的人之中,誰最好拳,不准七十六公斤重的人玩這條規例,合理。不准出腳踢人,也合理。但不准出連環右直拳,則有違比賽目的。選特首,如果說明是要找個有領導香港能力的人,不准七十六公斤重的人參加,就如競選時不得提政綱,或只准姓曾的入圍一樣無稽。「公平」難定義,「與目標相符」則易分得多。
問題是,市場競賽,量的是甚麼?很簡單,誰人有本事,通過自由交易,取得足夠顧客的鈔票便贏。消費者手握鈔票,有最終選擇權。狂賣廣告、綑綁促銷、加強服務、改善質素、減價搶客、「割喉」「跳樓」等等,都是拉票的招式,何須官僚抽秤?顧客的鈔票,就是定存亡、分大小的最佳及唯一的標準,只要是自由交易,又何須額外加定規矩?含糊不清的規矩,帶來為打擊對手而起的訴訟,增進官僚干預市場的權力,怎不會是壞處多於好處?
至於文頭的問題,現實是有可能發生的,網上車行與陳列室車行,便是一例。答案是,乙店被踢,不服氣,告你合謀定價、操縱價格,然後再告甲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搞抵制,甲店報仇,走去告乙店以本傷人。結果人人有份,無人落空,律師大喜。合理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