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br>記者扮稻草人拍攝野豬出沒 「野豬行過令我發毛」

專題報道
記者扮稻草人拍攝野豬出沒 「野豬行過令我發毛」

傍晚6時許,穿着迷彩衣,披上樹葉扮成「稻草人」的記者,手持相機在粉嶺崇謙堂村的草叢中,等了將近兩小時,一陣寒風突然迎面吹過來,野草刮起沙沙聲響,一頭估計有百多公斤重的大野豬,帶着三頭小野豬在雜草中慢慢現身,並一直向「稻草人」走過來,人豬最接近的時候,相距只有一米,這時候,人固然不敢有絲毫郁動,野豬也靜了下來……這幕「尋豬記」就這樣展開。 記者:羅日昇 張珮琪 關英傑

事實上,近年要在香港找到野豬並不困難,因為牠們已達到滋擾新界民居的地步。當局在去年接獲野豬出沒報告超過250宗,新界北區多條村落的豬患最嚴重,村民曾投訴有重達300公斤的野豬硬闖民居,負責捕豬的狩獵隊因為不滿警方官僚作風,暫停狩獵行動,令野豬更「肆無忌憚」,甚至入侵八仙嶺、鶴藪等郊遊熱點。

買餌布陣拍覓食鏡頭

狩獵隊提醒市民在野外遇上野豬,切勿驅趕,否則觸怒野豬隨時招來襲擊,後果不堪設想。大埔野豬隊副隊長楊佳權表示,野豬不怕人,一對鋒利獠牙更是致命武器:「𠵱家幾乎有山頭嘅地方就有野豬,估計野豬遍及沙頭角、上水、粉嶺、大埔及屯門30多處地方。」
粉嶺崇謙堂村是其中一處野豬為患的地方,野豬經常三五成群在山腳菜田及叢林覓食,「啲野豬多數傍晚起出動,有時朝早、晏晝都有出動,十分猖狂。」早前更有野豬闖進獨居老婦家園,老婦事後看到地上密麻麻的豬蹄印,才知道曾有「貴客光臨」。為親睹野豬的真面目,記者日前來到崇謙堂村,並買來粟米、蘿蔔布局引誘,希望拍下野豬覓食的情況。
這天下午4時許,記者在叢林中放下食餌後,穿上迷彩衣,披上野草樹葉扮成「稻草人」,握穩着相機,屏息靜候野豬的來臨……傍晚夜幕終於降臨,一陣寒風吹來,風過之處,野草亂動沙沙作響,在遠處昏黃的燈光下,隨風晃動野草仿似「草木皆豬」,令人毛骨悚然。
突然,草叢中傳出急促嘶沙的聲響,三頭1米長小野豬率先鑽出頭來,正當記者準備按掣拍照時,另一頭1.5米長的大野豬緊隨出現,相信是母豬領着小豬出動覓食,四頭大小野豬對食餌甚感興趣,緩緩走近,記者滿以為野豬會乖乖進入拍攝範圍的時候,母豬突然嘶叫一聲,便匆匆竄進草叢,三頭小野豬亦尾隨其後逃回叢林。

相距僅1米不敢亂動

不久,記者聽到野豬不停的在草叢竄動,其間更幾次走近記者所扮的「稻草人」身後,最近一次相距僅約1米,在漆黑中,記者不敢亂動,只靠野豬踏在野草發出聲響辨別豬蹤,並聽到野豬的嘶叫聲;忽然,豬叫聲停止,四周即回歸平靜,記者相信野豬經已遠去,於是立即逃離險境。記者想起剛才情況:「我心裏發毛!」
翌日傍晚,記者再次扮作「稻草人」,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拍下一家四頭大小野豬覓食鏡頭,大功告成。

新界多處地方野豬為患,圖為1.5米長的母豬在晚間出動覓食。

穿上迷彩衣及披上野草掩護的記者,準備「影豬大行動」。
張珮琪攝

粉嶺鶴藪野豬患嚴重,一幅農田留下密布的野豬腳印,村民指農作物全遭野豬吃掉。

大埔野豬隊副隊長權哥,展示野豬一對鋒利獠牙,警告不要小覷野豬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