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寫到爭取加人工的技巧,除了要保持溫和態度,當然也要做足準備。說到底,薪金是價值,表現好自然有價值,有價值的人根本不用愁,所以思哲今天希望將自己的一些經驗分享。一個人該有多高的薪水,求職網站、廣告、朋輩、甚至從HeadHunt打聽得來的資料,固然可以參考,但不同人在不同公司、不同環境下,表現和價值可以有極大的差異,所以最終仍是要相信自己主觀的判斷。
有人以為自己應該可以爭取加薪2000,但只爭取加薪1000,以為凡事留一線,對日後工作更有利;以為underpaid但overdeliver,做得好便是N倍槓桿的喜出望外,犯錯後也更易被人寬恕。
對不起,價值的事情永遠主觀,以為underpaid的是你自己,以為overdeliver的也是你自己,人家怎樣看是另一回事。而且一直以為自己是underpaid的人,又怎會全心全意賣力?要是以為自己underpaid,請不要到處張揚,免得人家以為你的忠誠度有問題,妄自菲薄也絕對是愚不可及。
在工作中找意義
反過來的另一個極端,有不少打工仔會覺得,既然走得入上司房間,就要為自己爭取100%合理待遇,要求完全反映自己能力表現的薪金。對不起,自恃(或高估了)對公司的貢獻,隨心所欲胡亂開價,也只會令別人覺得不切實際。思哲的原則是,下屬要求加薪,無問題。但始終要問一句,此人是否必不可少。必不可少的人,想加多少也得聽他;否則,也要看此人是否有潛質,值得長遠栽培。
不過,說實話,若是必不可少的人,上司自會識趣,又何用多搞小動作呢?天天只想着加薪的人,又豈會真正投入工作?打工仔還是要問自己一句,為甚麼要揀這份工作?找到有意義的工作,自然肯承擔會投入有表現,還用擔心加薪的問題嗎?要是在工作中找不到意義,為了那幾個巴仙的加薪將自己囚禁在辦公室,實在是本末倒置。
案內人隨筆網誌: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