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加息無助日圓翻身

投資論勢:加息無助日圓翻身

近日滙市市況頗為沉悶,即使日圓跌近121關口,再度改寫了13個月新低,但嚴格而言,歐元和日圓只是陷於區間窄幅上落,只有英鎊走勢算是令人眼前一亮。
英國樓價堅挺,加上通脹數字遠超預期,令市場相信英倫銀行上周的加息行動極可能並非最後一次。英息超越美息的憧憬,幫助鎊滙再次觸及1.97美元,與兩算美元的心理關口目標愈來愈接近。
香港樓市邁向兩極化,滙市的形勢又何嘗不是如此?英鎊是強者愈強,而日圓、瑞郎和加元是弱者愈弱。
日本央行會否加息,本文見報之日便有分曉。最新消息是加息時間表會推遲,而這亦導致日圓再度受壓。無論如何,即使加息落實,對日圓的提振作用仍然有限。

息差劣勢難扭轉

市場有小部份人的看法是,加息可能會挑起利差交易(carrytrade)的補倉潮,促使日圓大翻身,但實際上,短期內日圓亦難以擺脫低息貨幣身份。因為即使加息落實,日本息率亦只是0.5厘,與其他國家相比,息差仍有一大段距離,更何況其他國家央行的加息步伐未必慢得過日本央行──除了英倫銀行仍可能因要收服「通脹」這頭惡狼而需要進一步提高息率外,澳洲央行又何嘗不是因剛公布的就業數據強勁而面對一定的加息壓力?
要利差交易出現平倉潮,必須是融資貨幣(如日圓)的息率與其他貨幣拉近,未必一定要無利可圖,但起碼亦要令他們覺得風險與回報再不相稱,才會迫使他們轉戰其他市場。現階段我仍看不出從事利差交易的投資者有此需要。縱使市場預測日圓年底可升至110,但我相信日息提升步伐若慢如蝸牛,日圓在升至高於115已會有大量沽盤湧現。根據現時的客觀形勢分析,我暫時看不到足以讓日圓扭轉弱勢的充份理據。
趙善銓
瑞士EFG私人銀行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