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尋寶東九、葵荃最好

工廈尋寶東九、葵荃最好

【本報訊】今年工廈市場預期仍然持續樂觀,隨着工廈投資回報仍遠勝其他項目,不少發展商都把傳統工業區地皮改建為商廈,未來幾乎沒有新工廈供應,中原工商部董事郭楚華預期,整體工商物業呎價今年升10至15%,租金升20至25%,成交可望突破去年,料增10至15%。
郭楚華提醒投資者,如欲在工廈市場尋寶,除可選擇穩健的東九龍,也可考慮造價較落後的葵荃、元朗及粉嶺,由於價格低水,展望可跑贏大市,升幅20至25%。以全幢工廈易手個案為例,去年有36宗,不少由基金或長線投資者購入,新界區造價徘徊在每呎400餘至800餘元,即使觀塘,也不過1000元水平,與北角及長沙灣存在相當差距(見表)。
不過,大部份貴重的全幢工廈「寶物」,前年已被搜購,因此去年全幢成交個案價值較低,除了首三位較有睇頭,其他都不超過3億元,令全幢工廈成交總值,由去年的61.25億元,減少17.1%至50.78億元。整體工廈成交總值也輕微減少,中原資料顯示,前年工廈成交金額150.989億元,去年只有145.275億元,減少3.8%。但去年工廈成交卻創新高,共6247宗,比前年的5567宗多12%,創出自96年有紀錄以來新高。
郭楚華解釋,沙士之後,其他物業呎價升勢過勁,令租務回報減低。相反,由於香港與內地交通網絡日益改善,加上物流基建設施迅速發展,中港貿易及本地出口業良好,導致工廈及貨倉需求也與日俱增,帶動租金上升,租務回報相應提高。不少過往活躍於舖位及商廈、甚少沾手工廈的資深投資者如鄧成波、大鴻輝,以至國際基金,早於前年把資金轉投工廈,令前年出現不少逾億元的大碼成交。

短線炒家加入戰團

及至去年,短線投資者也開始加入尋寶,帶動中小碼成交增加,致全年成交急增。不過,由於去年的大碼成交「份量」不及前年,令全年成交金額輕微減少。同時,短線投資者加入戰團,帶動「摩貨」造好,全年共623宗,總值13.53億元,較前年分別增加54.6%及1.15倍。
綜觀各區,以東九龍成績最佳,觀塘及九龍灣成交也創歷年新高,觀塘共有1151宗成交,較前年勁增逾四成,平均呎價也由前年的933元,上升25%至1166元。九龍灣則有513宗成交,呎價1612元,分別比前年升24.5%及45.2%。郭楚華解釋,西九龍及觀塘的重建發展逐步落實,發展年期至少5至10年,兩個傳統工業區面貌將大大改變,加上兩區交通網絡等配套設施完善,備受投資者及發展商熱切追捧。

今年工廈市場預期仍然持續樂觀,如欲尋寶,可選擇穩健的東九龍。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