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顧問公司駿隆集團董事總經理蕭美鳳表示,只要管理得宜,低收入人士也可以靠強積金養老。「即使月入剛過5000元,若在25歲開始供強積金,每年回報率只需6%,便足夠退休。假設屆時每月生活費為最後月薪七成,以年金形式提取,戶口積存年回報5%,亦可過27.5年的合理退休生活。」
【本報訊】蕭美鳳昨日公布研究結果時表示,年紀大才參與供款,便不能靠強積金退休,「無論月薪多少,逾51歲才開始供款的話,相對所需年回報率可能要24%,因此港府除了鼓勵這類人士供強積金外,應提供更多稅務優惠。」
她指出,強積金去年回報率達11.65%(見圖),高於05年的5.66%,而過去6年的累計平均回報為5.72%。市場現有209隻面世已6年的基金之中,以投資亞洲(日本除外)股票的類別表現最佳,累計平均年回報率16.58%;第二及第三名則是港股基金及亞洲(日本及香港除外)股票基金,平均年回報率分別是14.02%和13.37%。
供款上限毋須提高
該項研究又發現,港人選擇強積金基金時偏向保守,截至去年9月底止,總計1824.87億元的強積金資產淨值中,保本和保證基金分別佔13.6%和12.6%,惟兩者6年來平均年回報率僅得0.79%和1.71%。蕭美鳳認為,投資保守型基金的比例過高,有關回報隨時跑輸通脹,故她建議市民應改用較為進取的投資策略,並不時檢閱組合表現,以享受強積金的複式效應;但她不贊成將對沖基金納入強積金的範圍內,又指毋須將最高入息供款限額,由2萬元調升至3萬元,倘若當局能提供稅務優惠,反而有助鼓勵更多人士作自願性供款。
另外,她預期強積金今年資產值至少會升15%,突破2000億元。目前三大服務提供者的市佔率已達60%,料未來仍會加以整固。她稱,早前曾向當局建議將強積金戶口分為醫療、生活開支及年金三個類別,但至今仍未有積極回應,估計與特首選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