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炭工作室」的藝術展覽自03年起,至今已是第4年舉辦,齊集各路散布在不同工廠大廈過百位藝術家。這股藝術風蔓延至觀塘的工廠區,躲在studio埋頭終日的藝術人得以一見天日,首次在星期六的開放日展露光芒。另一邊廂,前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成藝術村,租金可低至3元一呎,超額認租。其中火炭及觀塘不約而同,打孖於周末搞開放日,藝術人心中那團火,受這清風在工廠區中愈煽愈熱……
記者:梁俊鵬
攝影:Last@ExitA、陳陶鈞、梁俊鵬
觀塘 處女展爭朝夕
觀塘正處於發育階段,只有10間studio在是次開放日展出,而且多集中在一棟大廈,不及火炭般爭鳴,卻較集中行得方便。
十人合夥 藝術熔爐至抵睇
誰說藝術不是人人能參與?觀塘工廠區的ExitA就是活生生的一個例子。ExitA成立年多,隊長Simon是律師,也有公務員、家庭主婦、剪接師、攝影師……十人同為了結一個心願而集合。
近來,各區廠廈也被游擊藝術分子看中,觀塘區也是其中一個。巧合地,各studio都集結在不遠的位置,藝術人有了溝通,由各自為政變成今日可以搞一個聯合展覽。這與ExitA的成立同出一轍,Simon說:「我們同是灣仔藝術中心的證書課程畢業生,夢想將創作延續,畢業後便合租了觀塘的廠廈單位。」觀塘交通方便,不像火炭「配給斷絕」,租金只約$6,000就可有近千呎studio,成藝術家必爭之地。Simon不是讀藝術出身,又是個理性主義者,偶然下應朋友之邀讀了個短期的繪畫班,起初心情也七上八落:「自己年紀不小,萬一上課的都是比自己年輕很多的,情況不是很尷尬嗎?」有幸認識了有心的老師,令他踏出這第一步:「其實很多學生也跟我差不多年紀吧。」Simon打趣說。開了眼界,思考問題又有新角度,就是他的得着。
觀塘藝術工作室開放日
日期:20/01、21/01
時間:2pm-5pm
地點:駿業街駿運工業大廈、開源道開聯工業中心及成業街成運工業大廈
查詢:98407317
火炭 廠藝龍頭大聯盟
畢竟,作為龍頭的「伙炭工作室」累積多年人氣,有超過30個聯合工作室,展出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錄像等,怎說也較有看頭,人流亦節節上升,星期日的工廠區,沒有廢氣味而是陣陣藝術味道。
中堅租客 誓做artsinger
Studio18,名字、門牌都極盡簡約,沒有鋪天蓋地的作品掩沒視線。眼睛掃瞄四周的畫作,有悲傷的、有超凡動感的,心靈頃刻遊了轉旅行。看似閱歷豐富,原來室主Amarbel竟是位20來歲的美少女。畢業於中大藝術系,進駐火炭工業區已3年多,算是位老租客。畫作專注繪畫人體各種形態,其中Amarbel最愛的一幅是她受書中的情節所感而畫:「一個澳洲人因運毒而在泰國被捕,他在牢獄中過着比狗還不如的生活,不准去洗手間、不准吃東西……看到感覺很不舒服!」
看畫看得入神,腦轉動稍慢,耳邊卻響起陣陣jazz音樂。喜歡jazz的年輕人早就買少見少,忽然想起Amarbel名片背後的title,除了artist,還有singer。Amarbel是藝穗會常客,她的樂隊Subito定期在藝穗會演唱jazz,偶然又有畫展,成雙線發展「藝人」。近來還簽了唱片公司,預定年中出個人專輯:「無論音樂、美術都是發自內心的創作,兩者可一起進行。」下年的開放日,相信可邊聽她的歌聲再細味她的畫。
博士生獨特陶瓷 燒失了的記憶
從「燒窰宮」這名字,看得出與陶藝有關嗎?再看作品或更狐疑。皆因謝淑婷(Sara)的studio,只有碎布料、只有麻繩……何來陶瓷?「小心別弄爛了!」隔籬的參觀者好心提醒,原來這一條條脆弱陶絲,竟就是陶藝作。
Sara現為澳洲墨爾本理工大學的藝術博士生,03年獲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作品又在世界各地展出,怪不得別樹一格。「我將物件,好像紙雞蛋盒、舊衣服等與陶泥混合,再在上面塗上令瓷器變得光滑的油,一起燒,混合物就如麥芽糖般黏在那些物件上。」聽着這陶藝心意,忍不住,又想再觸摸那真得來像假,假得來又像真的陶瓷,冰冷而脆薄,卻留住了物件本身的形象,何故要用脆弱的藝術品紀念事物?留住本身的物件不是來得更容易嗎?
陶瓷製作完成,也代表原本的物件已被燒清殆盡,物件消失,陶瓷卻成了它的記憶,用消失來創造記憶,詩意至極。
漏網正場
發生社
畢業自香港演藝學院的5條佬專玩即興藝術,現場有很多樂器,娛人自娛。另外還出售從前演出用過的道具,除了面具、假人外,還有售$10的古董電腦螢幕。
615工作室
殺入火炭先頭部隊的周俊輝,以玩攝影作品為主,《臥虎藏龍》畫作及拼貼而成的創世紀屬必睇之作。
山寨廠
包括不同媒介的創作,而王天仁的木工作品是全場注目度最高的作品之一。其中一隻伸出中指的不文兔最夠玩味。
一三一五樂遊園
玩味十足,鄧紹南惡搞了多啦A夢與藍精靈,80年代的青年人該會心微笑。
水獺工作室
由六位中大藝術系畢業生夾份成立,studio景觀最好的一個。
伙炭工作室開放計劃
日期:20/01、21/01
時間:3pm-8pm
查詢:62256537
地點:黃竹洋街華聯工業中心、山尾街華樂工業中心、穗禾路豐利工業中心等共9廠廈
各界有say
全球都是廢廠變藝術村
自00年起,工廠紛紛搬竇北上,令到工廠區出現大量吉屋出租。火炭就是其中一個最先成形的工廠藝術村,租用者多是中大的學生,貪近貪便宜都是主因,另外studio都集中在位置較高的廠房,樓齡舊、交通不便進一步減低藝術家的租金支出。觀塘區亦因類似原因漸漸冒起,葵涌、荃灣亦都散落不少「藝術工廠」,但鮮有公開作展覽。
其實香港藝術村的發展與其他地方的不相伯仲。去年9月尾,北京舉辦「798創意文化節」,地點是798地區,前身是上世紀50年代建立的718聯合廠第三分廠。80年代美國紐約的東村(EastVillage),同是被遺棄的工廠區,graffiti、urbanart就在那時那地發生,藝術界神童、AndyWarhol一手提攜的Basquiat鋒芒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