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於1997年推出融合教育政策,讓自閉症和過度活躍症等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有機會到主流學校上課。教統局資料顯示,截至去年9月,約250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入讀主流小學一年級。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指昨日事件是一個警號,當局應盡快全面檢討有關政策。「老師都好難做。要控制情緒失控嘅學生,又要保護其他學生同自己嘅安全,家長應該諒解。」
何建議當局加強老師在職培訓,處理特殊學生的情緒問題。
註冊臨床兒童心理學家朱嘉麗說,當過度活躍症兒童情緒失控時,教師應避免在行為及言語上刺激其情緒,「可以同佢講『我明白你好嬲』,先穩定佢嘅情緒,然後問佢一啲邏輯性嘅問題,如『你幾多歲、讀咩班?』分散佢注意力,等佢平靜啲。」
腦電波紊亂致病
她說,教師可讓學童在平靜環境下,適當發洩心中不滿,之後才與他討論事件。若病情嚴重者,可能需配合藥物治療,建議家長最好先與學校制訂應急方案。
過度活躍症學名為「注意力欠缺及過動障礙」(ADHD)。發病原因是大腦細微功能欠佳,腦電波紊亂,出現注意力渙散、活動量過多、自制力弱和行為衝動等。三分一病童在長大成人後可恢復與正常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