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戲700部 曹探長深入民心

拍戲700部 曹探長深入民心

有「銀壇鐵漢」之稱的曹達華,30年代投身電影圈,曾參與演出逾700齣電影,其中200多齣是武俠片,並投資開設電影公司、片場及戲院。華叔縱橫影壇數十年,獲獎無數;最膾炙人口的電影角色,包括《如來神掌》的「龍劍飛」、《黃飛鴻》的「梁寬」和偵探片的「曹探長」等,風靡不少戲迷,深入民心。 記者:藍文浩

華叔1915年在廣東台山出生,15歲時獨自遠赴上海,加入當地的月明影片公司當演員,從此展開他演員的生涯。他首部電影是默片《關東大俠》。1935年返港接拍電影《山東響馬》,4年後拍電影《烈女行》才一嚐當上主角的滋味。不過要論戲迷印象最深刻的電影,始終是50至60年代的《如來神掌》、《黃飛鴻》及多套以偵探片為題材的電影。

第一代梁寬受影迷愛戴

40年代末,武俠小說風靡一時,令不少電影商爭相開拍武俠片,其中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電影系列的影片《黃飛鴻》亦由此時開始拍攝。1949年開拍的第一部黃飛鴻電影《黃飛鴻正傳》,由關德興飾演黃飛鴻,曹達華則演梁寬,成為第一代梁寬。原本預定只拍四集的黃飛鴻電影拍到《梁寬歸天》便大結局,但最後欲罷不能,主角之一的梁寬亦要無故死而復生,可見影迷對華叔的愛戴。
至於他的成名作,要數到《如來神掌》片集中扮演龍劍飛。一系列五集之武打電影由曹達華、于素秋主演,華叔在劇中所用的招式「萬佛朝宗」,令萬千戲迷雀躍。後來,轉拍時裝片的他,仍不改大俠形象,專做探長角色,這不但令他贏得「銀壇鐵漢」稱號,至今不少人仍暱稱他為「曹探長」。其後由於年事已高,90年代開始逐步淡出影壇。

經營二手衣賺第一桶金

華叔既是演員,也曾是電影公司老闆。1941年香港淪陷後,電影全面停拍,華叔發現內地對二手衣服需求殷切,甚具生意頭腦的他投入這門生意,賺得人生第一桶金。1948年和平後,華叔便與姊姊曹綺文購入九龍城侯王廟附近的空地,合組友僑影業公司和友僑片場,創業作為《銅鎚俠大戰九花娘》(上下集)。翌年的《七劍十三俠》由他親自擔綱演出,成為代表作之一,後來友僑片場失火燒掉。
60年代,粵語片因受國語片的興起而陷入低潮,華叔為了扶助本土影業,於1969年斥資創辦文華電影公司,製作了《江湖第一劍》與《神探一號》,後者更由他兼任導演,雖然票房收入不錯,仍難挽狂瀾。

01年獲頒「終身成就獎」

華叔在90年代開始逐步淡出影壇,01年獲香港影評人協會頒贈金紫荊獎的「終身成就獎」,03年與石堅同獲香港電影金像獎頒贈的「專業精神獎」。華叔更是首批在尖沙嘴「星光大道」打手印的電影界前輩之一,足見他在影壇的地位舉足輕重。

曹達華與于素秋是粵語武俠片時代的最佳拍檔,合作無間。

曹達華是粵語片時代的天之驕子,當年更擁有全港第一部開篷跑車。

銀壇鐵漢曹達華的探長形象深入民心。

華哥老而彌堅,曾為健康產品拍廣告。

《黃飛鴻》武俠片中,關德興(右)、石堅(左)及曹達華(中)是不可或缺的鐵三角。

在影業巨人鄒文懷陪同下,曹達華03年在星光大道出席打手印儀式。

譚詠麟(前排左一)06年率領明星足球隊在倫敦相約已移居那兒的曹達華(前排右二)茶敍。

曹達華常以經典《如來神掌》的角色造型示人,旁為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