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廳升格藝術館 愛得膠關

茶餐廳升格藝術館 愛得膠關

香港懂藝術、愛藝術的人很多,只是苦無展示他們實力的一面。較有名氣的,不用費神,自有人主動斟洽搞展覽;剛起步的,就算有資金想在大會堂搞展覽,應付了繁複的申請手續,也要排期最少一年以上,才可將作品展示人前。本地藝術家難道要等到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落成,才有途徑可以讓作品公諸於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熱愛藝術的茶餐廳、Cafe,騰出一幅白牆,化身藝廊,將藝術融入平民生活中,不再只局限在冷冰冰的藝術館裏。

記者:黃潔蓮 攝影:楊錦文、譚盈傑、何家亮

港式茶餐廳 膠珍藏展

自由創作人Vincent早在幾年前,已想辦展覽,把自己的珍藏公諸於世,奈何跟朋友傾了一年,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去年決定自己一個人辦算了,膽粗粗在家人開的茶餐廳辦「囍緣」展覽,陳列自己珍藏的雙喜物品,結果一鳴驚人,還被中環廣場邀請在二月中再辦。這次展覽承上次雙喜主題,目的就是要帶給人開心快樂的感覺。他說港人就是顧慮太多,沒多想茶餐廳展覽是把地踎餐廳升格還是把展品降格,也不顧慮是次「香港製造」清一色膠展品會容易破損,「如果擔心這擔心那,這個展覽就辦不成了。」
Vincent說茶餐廳給人一種地道香港文化的感覺,與展覽六、七十年代的塑膠產品主題不謀而合。香港製造的塑膠花曾佔世界市場八成,李嘉誠的第一桶金就是做塑膠花賺回來的。不過這工業已漸被人淡忘,連經典的紅A也再沒驚喜產品。「以前的人較有拼搏精神,作品充滿心思創意,你看那個半透明的粉紅全盒,車花細緻得遠看還以為是水晶呢!但近年生產的塑膠製品,已不及六、七十年代的有收藏價值。」

●Vincent說茶餐廳是本土文化產物,於此辦懷舊展適合不過。

●極懷舊的字母擦膠,Vincent把它改裝成腰飾。

●Vincent愛到茶餐廳打躉,這天就遇着成長於70年代的李生,他說大部份展品他都曾擁有,還建議可舉辦一個鐵罐展覽。

這些兒時曾接觸過的物件,擺放在已35年歷史的茶餐廳裏,恍如走進時光隧道。很多30過外的人客,總是不安坐,左擰右擰東指西指的說「呢個全盒我屋企都有一個」、「我以前都係用呢個紅A書包,嗰個年代係身份象徵」……看見人家談得興奮的表情,Vincent說已達到當初要傳遞「快樂」的目的了。

●當年的學生名牌──紅A書包,與塑膠水壺,陪伴多少70年代學生上學去。

●極像金屬的龍鳳筷子托,其實也是塑膠製造,手工精細得令人驚歎。

●極具歐陸風味的彩色膠杯,也是香港製造的。

●懷舊電話簿(上)、紅A牙刷(右下)與不倒翁雙耳杯(左下)。

●70年代的牛奶公司雪糕盒是透明膠盒,可循環再用。

●餐廳前特設小賣部,曾有參觀者老遠從屯門來,投訴冇嘢賣,Vincent便把有多的膠豬錢罌販賣,$20起。

●入門處置紀念冊,連照片中也有經典的玩具膠電話。

●空白的牆壁非掛餐牌而是見證香港塑膠業的展品。至愛左邊的半透明通花全盒。

香港製造@海運茶冰廳(即日至3月31日)
地址:中環結志街28號地下
電話:25454334
網址:hk.myblog.yahoo.com/toohappyinhk/

●誰想到街坊茶餐廳會有展覽?

樓上Cafe 畫雌雄同體

甫進唐三樓,粉綠色的牆、在悠揚的爵士樂襯托下,與「芳馨餘處」畫展的畫作已完全融入了Cafe的一部份。畫家Kim說他是中性人,性別雖是男,但個性陰柔骨架嬌小,愛畫花更喜用粉紅,感覺很女性化。他外表看來弱不禁風,但說到爭取機會就從不鬆懈。他試過隨身帶着Portfolio去旅行,到北京也不忘去拍雜誌社的門,自薦寫關於藝評的專欄。兩年前參加「夏利豪基金會20周年藝術比賽」而得獎,今年還應時代廣場之邀,參與「愛‧中國」藝術展,展期至1月21日。同時期舉辦兩個展覽,風頭一時無兩。但Kim說他的藝術路也不是那麼順風順水,會考美術科攞U,之後曾做過剪髮及其他行業,他說若不是在會考上受了挫折,可能沒有今天的拼搏和成績。
今次他選擇在Cafe內舉辦畫展,特意站在大櫥窗前做了些表演,吸引街客仰頭觀賞,這個嘗試,還是只在Cafe內才做得到。老闆Ryan說:「作品若放在大會堂展出,感覺太隆重了,不及在Cafe當是一種分享。有心人亦可寫他們的計劃書,好東西不怕騷出來。」

●Kim愛花,畫作、玻璃上的花線條及一身花恤,難怪給人陰柔感。

●老闆Ryan說除畫作、相片外,古舊玩具、家居擺設以至啤牌,但凡有趣的都可在這裏展出。

●Kim表達雌雄同體的《身體在自由浮動》。

●在一片寶麗萊裏,不難找名人的到訪,包括傅穎與衞詩(圖右)。

●走廊兩壁也不放過,分別釘了訪客的寶麗萊及掛上畫作。

●《黑鳥》雖只黑白灰三色,但跟四周田園設計很配合。

●《花色》靈感源自屈原的《山鬼》一詩。

芳馨餘處@唐三樓(即日至1月31日)
地址:旺角西洋菜街228號3樓
電話:23937611
網址:www.secondfloorgallery.com

醉翁意不在咖啡 相約天后

在香港,如要向政府申請辦展覽,一來申請手續繁雜,二來排期長,三來成本貴,LesArtistesCafe的老闆Kenneth就曾「身受其害」,兩年前參考法國同類型Cafe,同時集展場、書店及教室於一身。開業至今,果然受到藝術創作者的歡迎,排期還要到今年中才有空檔。我笑Kenneth是伯樂,他否認。但不能否認的,是他不斷發掘年輕的藝術家。最近展出的「景緻」攝影展,就是只有19歲、劍擊好手林展峰的作品。峰說Kenneth提供了很好的配套服務,相片擺位、印海報、傳單,還在他們的會員通訊、e-magazine內大事宣傳,對於像他這些沒有經驗的參展者來說幫助很大。Kenneth說:「Cafe氣氛輕鬆,又可近距離欣賞作品,比展館靈活得多。試過有個藝術家利用卡紙做了些小型藝術品放到枱上,每張枱都有不同的裝置,客人還可把這些藝術品帶回家呢。」

●林展峰愛拍大自然風景,雀鳥圖是在香港公園拍攝的。

●林展峰選Cafe搞首次展覽,因這裏不似在展覽館那麼嚴肅。

●17歲的張施烈是最年輕的參展者,Kenneth邀他在店外畫壁畫。

●牆上的照片,攝下不同景致,侷促一室也能放眼天下。

●老闆Kenneth說要將藝術融入生活。

景緻@LesArtistesCafe(即日至1月31日)
地址:天后電氣道98號萬愷大廈1樓
電話:34268918 網址:www.lesartiste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