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十一五」與香港發展》經濟高峯會轄下的航運、物流及基礎建設小組建議,在跨境運輸業方面輸入內地司機,以減低物流業的成本,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將於年內研究。物流商會主席羅煌楓表示,每個貨櫃運費可節省約一成,金額大約是550元。不過,運輸業界反對建議,擔心影響本地司機生計。
打擊本地司機生計
羅煌楓指出,目前跨境運輸難以吸引年輕司機加入,因為行業的高峯期已經過去,由於內地法規規定60歲以上就不能駕駛重型車輛,跨境司機正出現老化問題,引入內地司機則可以解決這方面問題。
不過,業界則反對建議。貨櫃車司機工會理事長余國安指:「𠵱家香港(貨櫃車司機)啲工作已經好狹窄,亦開工不足,如果引入呢個制度,佢哋一定叫苦連天。」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則指,此舉打擊本地司機生計,若政府要提高物流業競爭力,不能單靠減低跨境司機成本,反而應該提高服務質素。
另外,小組又建議政府,向廣東省爭取減低「跨界貨運車輛徵收的牌照費」。東方物流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偉光歡迎有關做法,因為有助減輕中港貨運成本。他指出,目前在內地擁有貨車牌十分昂貴,「如果申請咗唔郁,就咁擺喺度,一個月都要成七、八千蚊,而且仲未計運貨嘅路費同電子標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