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誼不因遠而疏。」
朋友最近翻閱少時畢業書友在紀念冊上的留言。小朋友大概搬字過紙,一點純純情感卻未知這諾言海口之大。十多年過去,相信朋友印象小書友的面口也已模糊,站到情緒關口或一人獨處,簡單帶甜字句原來很受用,從前得啖笑的幼嫩,換個時空很上心。
稿子見報,如果重感冒痊癒,大概正在會議展覽中心為晚上八時開Show的「香港時裝節」的「衣服風景之九龍皇帝十年回顧」忙得七孔生煙。
他們都問:香港老早不是閣下主要市場,又不是YDC同學會成員,人家TDC嫌你不如年輕哥仔姐仔藝員甚至黃偉文,值得那麼辛苦花錢勞心?Well,花錢勞心是為自己不為別人。
是的,就是請柬上,發給媒體參與這個活動的設計師名單上都Delete了你的名字,人為失手早成多年習慣,你可不能讓人家一些感情上,行政上些微失當便將自己妄自菲薄;他們是石,你可要做不阻的流水,聽來十分幼稚,坊間勵志已死,可自己不能隨便成就人家因過失而帶來的賤格快樂。
參與,因為這是一個香港時裝節,因為它背負了「香港」兩個字,作為小城一分子,這個行業一分子,只要能行能走能思想都應該參與,你可以長期不被重視甚至被對着幹,但可不要先自放棄,路走了那麼長,也演慣了遇壓力愈大反彈力愈高的乞人憎角色;雖然在外地在內地隨便一個Show都可能大過這一個,然而賺更多銀鈿更高名氣,其意義也比不上一個從香港開始回到香港展示工作表現的滿足感大。
世事相對,有人愛你必然有人恨你,有人幫你也必然有人恨不得插你,都不太重要,以玩為目標來過一場開心便是。
曾灶財老先生在老人院休息了,他玩了幾十年陪伴我們一代香港仔成長的街頭墨寶、Graffiti漸行漸遠;不重要,找來畫家朋友臨摹,將曾皇帝變成曾特首一樣好玩。沒有英女皇,由余慕蓮代替,同樣為觀眾帶來歡樂。LMF解散了,粗口歌太炒蝦拆蟹又不准登場,不過少點粗口的歌一樣溫情同樣好玩、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