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最自由地方排名香港連續13年第一

全球經濟最自由地方排名香港連續13年第一

【本報訊】「積極不干預政策」為香港帶來「全球經濟最自由地方」榮譽。《華爾街日報》與傳統基金會的「2007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香港連續13年名列第一名,惟「積極不干預」不再存在後,對本港能否連續第14次第一則成疑。記者:李培瑛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說,會致力維持香港在經濟方面的強項,同時亦加強其他可以進一步改善的範疇。他強調,政府將繼續在港推行自由市場經濟,致力為私人機構提供最大發展空間。
香港再度稱冠,得分為89.3,但較去年跌1.6。傳統基金會國際貿易經濟中心主任TimKane解釋,有別於去年採用的數據,本年的報告採用新編製方法,利用最新數據,包括之前不對外公開的世界銀行數據。該指數評分為10個範疇:商業自由度、貿易自由度、財政自由度、不受政府干預程度、貨幣自由度、投資自由度、金融自由度、產權、不受貪污影響程度及勞工自由度。

新加坡澳洲有力趕上

香港在貿易自由度、投資自由度及金融自由度等均位列首位;不過,在商業自由度及不受貪污影響程度兩個範圍,則遠不及排在第二及第三名的新加坡及澳洲。TimKane表示,新加坡只是在銀行體系及金融自由兩方面較港遜色,相信新加坡在這兩方面作出改善,有機會超越本港成為「全球經濟最自由地方」。報告指出,本港在保護知識產權及貿易自由方面仍須改善。
早前,特首曾蔭權曾表示「積極不干預政策」已不再存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社論版編輯祈曼麗(MaryKissel)表示,目前仍未見港府的經濟政策有明顯改變,不過,將會密切關注港府未來的預算案,以及行政長官選舉期間的經濟措施,會否對本港經濟自由有影響。
最近,鬧得熱烘烘的設立最低工資及開徵銷售稅等措施,她表示,根據過往經驗,設立最低工資將令失業率上升,這會拖低相關的勞工自由度評分,惟她沒有正面評論會否對本港帶來影響,待諮詢完畢後,才可下定論。

中國排名跌至119位

現時,港府06至07年度財政盈餘龐大,應有條件調低稅率,若開徵新稅或調高稅率,將對本港得分最高、達95.3分的財政自由帶來影響,惟對港影響程度仍屬未知之數。不過,她指出,本港有擴闊稅基的必要。
中國的排名較去年跌了8級至第119位,評分亦由55.4分下降至54分。TimKane指出,中國的銀行及金融體系發展尚未成熟,若在這兩方面進行改革,相信對提高自由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