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報道提到,早年經濟不景氣的日本,打工仔凍薪多年後,原以為隨着近年經濟復蘇,企業賺大錢後會「識做」加薪,豈料事與願違,企業對加薪一事似乎無動於衷,就連政府出面施壓也不得要領,打工仔加人工似乎遙遙無期。
談到加薪,思哲不認同打工仔永遠只有被動地等待公司「識做」一途,若閣下對薪酬「感到委屈」,其實不妨主動出擊,但當然要有備而戰,否則即興毫無準備就步入上司(或老闆)房間直接Negotiate,後果多數不問可知。
事實上,多數上司根本不會介意下屬主動爭取「合理」待遇,所以只要閣下認為自己被undervalue,其實不必感到尷尬,更不必擔心這樣做等同挑戰上司權威,要注意的反而是Negotiation期間的態度,以及事前的準備工夫。
首先,世間上沒有人會喜歡聽見受威迫的說話或語氣,你入房要求上司調整薪金,嚴格來說,是要求對方「考慮」,而不是威脅他(或令他感到不自在)即時給你答案,所以其間的態度除了要保持誠懇外,語氣更加要溫和,不卑不亢,千萬不要讓他有被脅迫的感覺。
用數據支持自己
第二,閣下事前的準備工夫,一定不能缺少以下兩點:1.清楚評估自己過去的成績;2.心中的加薪幅度。
要知道,既然到了「談分論價」這一步,總不能避免跟自己來個成績總結算,綜合一下自己過去以及評估未來對公司的貢獻。
說到明是成績表,最好當然有一個合理的指標讓彼此有共識去衡量,例如幫公司賺了多少錢?節省了多少開支?將公司的產能提升了多少?成績是否達標等等,這些統統都是可以量度(或有具體數字)的數據,決不應是一些「我做得好辛苦」、「我晚晚成11點先走」、「我手頭上hold緊幾多個大project」等無法量度的主觀理由。
不要忘記,上司最重視的,首選只會是你幹了出來的成績,那些未兌現或進行中的Project,最好還是不提為妙。
至於加薪的幅度,由於篇幅所限,明日續談。
案內人隨筆網誌: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