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加息潮流已成主導 - 王冠一

國際視野:加息潮流已成主導 - 王冠一

英國突然加息,理由不外通脹或資產價格持續上升(數字前文已述,在此不贅),觸動了決策者的神經線,遂不得不作出未雨綢繆之決定。本欄上周已透露,有小道消息指,如果12月消費物價指數(CPI)高過11月的2.7%,英倫銀行行長金默文(MervynKing)便要寫信向財長白高敦(GordonBrown)解釋,為何不預先採取行動,結果是消費物價指數升3%,難怪行長先生先下手為強了。
英國毅然加息,令致不少「專家」轉軚,認為未行人止步,5月份有再調高利率可能,果然靈敏。
部份讀者可能不知道,根據經合組織(OECD)統計,英國在05年所吸到FDI(外資直接投資)之金額高達910億英鎊(近2000億港元),創下新高。06年未知,但有研究全球資金流向的報告顯示,數目已超越中國和美國,原因是英國較寬鬆的收購合併法,在資金氾濫的大前提下,惹來不少狂蜂浪蝶。筆者曾取笑英國,不計私人企業,國營資產除了首相府唐寧街10號和白金漢宮之外,全部都可以賣。兼且賣得七七八八,果真開放。
然則在資金流入和大量移民湧入(新加入歐盟的東歐成員國國民很多走去英國工作)的情況下,無論是寫字樓、住屋或消費,都刺激價格上升,這通脹快touch14年高位又何奇之有?
英國利率難下,美國何嘗不是,別說經濟數據偏強,聯儲局諸公不斷將通脹憂慮掛在咀邊,光看聯邦債券孳息不斷攀升,已露端倪。
至於會不會加息,只要有一兩個數據「脫軌」,不排除有這個可能,看看本周的PPI和CPI又會否為市場帶來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