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7月大肚婆入境須交預約紙<br>孕婦新政漏洞多 醫學界:逾期居留將惡化

懷孕7月大肚婆入境須交預約紙
孕婦新政漏洞多 醫學界:逾期居留將惡化

【本報訊】政府昨宣布一系列措施,解決內地孕婦迫爆本地醫院及走數問題。日後內地孕婦懷孕7個月以上,須持預約及繳付按金的證明才可入境。當局承諾「本地孕婦唔需要爭都會得到服務」,醫院管理局今年限定為最多1.2萬名內地孕婦分娩。但各界批評措施不單短暫,增加入境人員與孕婦爭拗,也令孕婦逾期居留問題加劇,並可能引發丈夫是港人的內地孕婦提出司法覆核。 記者:梁洵瑜、陳沛冰、蔡志郁

政府跨部門商討逾月的措施,包括限制懷孕後期的孕婦來港,要求孕婦先行在港預約才可入境。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副秘書長聶德權強調,措施的目的是確保本地孕婦獲優先服務,並把內地孕婦數目限制在本港醫療系統可承受的範圍內;防止外地孕婦分娩前才入院。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強調,該局只會在應付本地孕婦後仍有餘額,才會照顧內地孕婦,料今年可應付3萬名本地孕婦,處理內地孕婦數目不會超過去年1.2萬名,本地孕婦毋須與內地孕婦「鬥早」預約。

稱非一刀切拒入境

稱非一刀切拒入境
入境處助理處理趙偉佳強調,處方2月1日前將加強對所有外來的孕婦加強入境檢查,實施後會要求懷疑該些來港分娩的後期懷孕孕婦,出示預約證明。非內地孕婦在港產子均屬個別例子,暫沒有同樣要求,一旦就懷孕七個月的爭拗會交由醫療人員處理。
至於以商務或旅遊入境的孕婦,入境處人員會以問話、要求提供文件等,決定是否容許入境,並非一刀切拒絕全部懷孕7個月以上孕婦入境。但當局未能回應措施實施後,會否引致逾期居留問題。
入境事務主任協會主席李學廉關注,一旦內地孕婦入境時出現情緒激動,甚至自戕身體,前線人員處理時會有一定壓力。屆時身體碰撞難免,有需要調派更多女職員處理有關工作。他又擔心查問內地孕婦需時,阻慢旅客入境流程,尤其下月是農曆新年出入境高峯期。

員方擔心百密一疏

據了解,處方將公布有關指引,趙偉佳向各管制站管理層講解指引。消息指,由2月1日起,入境處會派主任級人員觀察準備辦理入境手續的內地旅客。「喺佢哋入咗香港境內,但又未行到入境櫃位前嘅途中,若果見到有大肚婆,會立刻截住查問,如果唔係,櫃位職員好難留意到旅客係唔係大肚。」
若內地孕婦反抗,該處人員會即時攝錄現場情況備案。員方則擔心百密一疏,有可能「走漏眼」,尤其是出入境高峯期。新措施的另一漏洞是經私家車辦理入境手續。「因為啲旅客只係需要坐喺車度遞證件,唔需要落車,如果有心隱瞞大肚,其實唔難。」
入境處回應指,將增額外人手派駐各管制站,未有增聘人手下,該處暫時指派機動支援隊協助,並由其他組別抽調人手及加班工作。現時有580名內地孕婦已在公立醫院預約,她們須先預繳費用,2月1日後才能來港產子。

或會引發司法覆核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指措施只有短期效果,更對丈夫是本地人的內地孕婦不公平,可能引發對方進行司法覆核。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認為,政府應分別處理丈夫為港人與雙親均為內地人的個案。本地孕婦劉太批評醫管局預留服務予1.2萬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數目太多。
中大婦產科學系教授梁子昂認為,有關政策不能阻止內地孕婦逾期居留,孕婦可在懷孕5至6個月便來港,然後「匿埋」,臨盆時便從急症室入院產子。港大婦產科學系教授勞子僖指,產子會出現很多如遲生、早產或胎兒問題,「孕婦入院數字上落仲大過恒生指數」,難以預約。

限制內地孕婦
入境措施

‧2月1日起懷孕28周(7個月)或以上內地孕婦入境時須持有本港醫院預約證明,否則可被拒入境

‧衞生署人員由早上9時至晚上10時派出醫生及護士在口岸駐守

‧公立醫院預約費3.9萬元;私家醫院預約費4萬元

‧醫管局預留足夠床位給本地孕婦,今年最多只應付1.2萬名內地孕婦

港府昨日公布新措施,下個月起,像張小姐這樣懷孕了六個多月的大肚婆入境時,分分鐘會被要求接受檢查。

內地孕婦日後排隊過關進入香港時,可能會被要求接受醫生檢查懷孕情況,最嚴重者可被拒入境。

懷孕七個月的姜太(右)指,港府不應限制像她這樣的港人內地妻子來港分娩。

港府新措施公布後,昨日仍有大批內地孕婦,經過羅湖口岸來港,她們對新措施反應不一。

港府新措施公布後,昨日仍有大批內地孕婦,經過羅湖口岸來港,她們對新措施反應不一。

港府新措施公布後,昨日仍有大批內地孕婦,經過羅湖口岸來港,她們對新措施反應不一。

港府新措施公布後,昨日仍有大批內地孕婦,經過羅湖口岸來港,她們對新措施反應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