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患過度活躍症 咬班主任打社工<br>男教師涉用手叉男童頸

學生患過度活躍症 咬班主任打社工
男教師涉用手叉男童頸

【本報訊】慈雲山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一名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小一男生,疑病發咬傷女班主任,校方通知家長到場處理時,該男童又情緒失控打女社工,一名男教師在制止時,被男童的母親指他叉男童頸,並報警指男教師毆打,警方接報將一干人帶返警署調查,案件暫列聲稱毆打,並無拘捕任何人。 記者:譚健文

肇事男童姓林(6歲),去年9月入讀該校,據姓潘(36歲)母親指出,事發昨中午12時,其子在課室內遺失擦膠,因此發脾氣咬傷女班主任的手背虎口,她接獲校方通知,來到學校時見兒子已沒發脾氣,但他曾經哭過,當時在輔導室裏,除了她與兒子,還有一名女社工及一名男教師。
潘婦稱,其子見她出現時,又再放聲大哭,該名女社工趨前勸解:「阿媽嚟咗,返去食飯啦。」其子再失控一手打向女社工,潘婦說,當時該名男教師一手叉着兒子的頸,並將他舉起,她急忙拉着男教師的手,着其鬆開,她形容:「兒子被放開時面都青埋。」她對該名男教師的做法大表不滿,即時指摘他,並決定報警。

教師與社工均否認

警方到場將涉案姓文男教師、姓陳(35歲)女社工,以及潘婦兩母子帶返警署調查,林童身上並無傷痕,但姓胡(26歲)女班主任由於被咬傷,需送院敷治。警方將案列作聲稱毆打處理,無人被捕。
該校校長伍麗嫺稱,姓胡班主任在該校任教一年,履新前已有教學經驗,男童遺失擦膠後,顯得衝動及情緒不受控制,班主任安慰時更被咬傷,虎口傷處並留下牙齒痕。至於姓文的男教師,是訓導組人員,負責輔導一、二年級學生,他亦有10多年教學經驗。對於文是否有向男童叉頸,她表示案件正由警方調查,不便評論。現場消息指,男童向女社工動粗時,文即時制止,他與女社工均否認有叉頸。
伍校長又稱,林童去年9月入學不久,校方已發覺他情緒有問題,很容易發脾氣,並經常到處走動,滋擾其他同學上課,他曾經試過拔走課室電掣,以及用櫈掟傷同學,受傷同學的家長知他有病才不予追究。

入學時曾隱瞞有病

她表示,林童讀幼稚園時,已驗出患有過度活躍症,但入學時家長沒有告知校方,其後學校轉介評估知道情況。
伍指出,該校已盡努力教好這名學生,校方的社工及心理學家向他悉心輔導,同時亦通知教統局。在聖誕節期間,他的情緒問題稍有改善,不料又故態復萌。事件中姓胡班主任反而受困擾,由於令文老師受牽連被帶返警署,胡覺得很不開心。
另外,有家長表示全力支持校方及文老師,指林童不停製造麻煩,以及騷擾其他同學,老師已作出包容及體諒。

遭男童母親報警指控的男教師,否認有叉頸。

涉嫌叉頸事件發生於慈雲山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