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 持 - 蔡瀾

堅 持 - 蔡瀾

拜祭先父,並非什麼歡樂事。為補償,在家陪陪老母,晨早一齊去散步之外,就是和老友及弟弟在家大打台灣麻將,一打三天三夜。
輸贏數目不大,而且講好,勝者出錢,請人到羽球館隔壁的肥仔榮買炒麵回來消夜,大享口福。
肥仔榮做的是廣東伊麵,麵條炸過,先下豬油,爆香大蒜,麵條入鑊,餵上湯煮炒,配料只是肉片、蝦和鮮魷少許,打包回到家裏,湯汁直透麵中,味道更佳,吃時佐着酸甜的青辣椒和豬油渣,一流。
上幾年還大吃四方,到各個熟食中心去試小販食物,後來愈吃愈失望,已失去興趣。新加坡當今的街邊食,已有其型,而無其味了。一切傳統小食依存,但是好吃的剩不到幾家。我這麼一說,友人甚不為然:「你說說看,和從前的又有什麼不同?」
別的不提,單單講印度囉惹,就面目全非,當今的,把食物翻炸一下,就那麼上桌,吃時點的醬,一味是甜,全無別的味道。
「從前的是怎麼的一種味道?」友人問。
我說:「從前在LEX戲院後面,或舊圖書館前賣的,至少先把花生炒好,磨碎後放進醬裏,那不是更香嗎?現在的如果肯用一點罐頭花生醬,已算是對得起人了。」
友人也覺有點道理:「你那麼愛吃的肥仔榮炒麵,味道有沒有變呢?」
「看他們的打包,已經知道沒有變,別人的用塑膠紙,肥仔榮用的一塊樹葉,與其說樹葉,其實是棕櫚樹的枯皮,這是南洋獨有的一種包裹材料,樹皮含清香,湯汁雖不流出,但是樹皮本身是透氣的,不會把食物悶得走味,這種包裝材料比塑膠紙貴得多,但是肥仔榮照用,可見他們對食物水準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