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成交近期與日俱增,港交所(388)生意滔滔,但亦是時候開始研究提升系統的承受能力。港交所資訊技術科主管黃國權說,為了對日益增加的成交作出準備,計劃本月27日(下周六),與即時報價服務供應商、證券行及銀行舉行聯合壓力測試,倘若交易持續增加至接近每日90萬宗,交易所便有需要提升交易系統容量,相信只需要2至3個月時間,便能將每日處理能力提高。
【本報訊】港股去年第四季交投回復壯旺,散戶積極抽新股,並在首日掛牌的開市初段鬥快沽售套利,加上港股往往玩單日過山車,投資者齊出齊入的情況增加,令成交額及成交宗數持續上升,過去1個月,不少交易日的每天成交超逾40萬宗,1月4日更達到創紀錄的62.91萬宗。
為成交增加作準備
當日港交所交易系統處理餘量降至47.6%(現時每日最高處理能力120萬宗),出現即時報價及交易速度減慢的現象,並直接觸發港交所決定作出壓力測試及大規模「當機」演習,以為未來交投持續暢旺作準備。
黃國權說,即使交易量持續增加,同一時間很多人一齊輸入買賣盤,系統也不會「當機」,只會速度減慢;至於即時報價速度減慢或出現問題,可能只是即時報價服務供應商的系統處理能力跟不上,若本月27日的半天測試,發現報價時間有延誤,供應商便應檢討,看看是否需要提升系統功能。
對於窩輪發行商指,未能發行A股窩輪或A股指數輪,原因之一是一般投資者尚未能很方便地看到A股的即時報價。
商討AH股即時報價
黃國權表示,港交所與上海及深圳交易所的工作小組,將展開商討,透過互相提供A、H股即時報價,向投資者提供兩種股份同時報價顯示,但其中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兩地開市及收市時間存在差異。
成交暢旺也對結算工作構成壓力,港交所結算科主管盛善祥說,第三季將會推出現貨第三者結算服務,目前已有A組經紀表示有意委任第三者為其進行現貨結算,也有外國公司準備在港提供相關服務。
盛氏指出,去年中央結算(CCASS)的投資者戶口由年初的1.4萬個增至約1.6萬個,但附寄結單服務的股份獨立戶口(SSA)仍僅得約1000個,他相信,隨着CCASS本月2日增加戶口股份轉移提示功能,投資者為求保險,透過經紀存於CCASS的股份免遭挪用,使用SSA的人數將會增加,CCASS也會研究減低SSA的收費;同時會在今年中,將每家證券行之下可以開設的SSA數目,由目前的999個擴大至9900萬個,即近乎無限,令證券行可向所有客戶推廣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