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味道 - 谷德昭

記憶味道 - 谷德昭

超級懷念那味道。
應該還在唸小學吧,那個時候,大哥喜歡跟我晚飯後散步,從慈雲山走到黃大仙東南西北座,那裏開滿了熟食小販檔,一毫兩味,甜醬芥辣任加,牛雜牛骨,炸番薯,兩兄弟一人揸住一隻橙色的雞腳吮吮行行到了以前啓德遊樂場對面的水渠,行人天橋旁邊有一檔一檔的烚海鮮,東風螺、青口、花蟹、瀨尿蝦,那時的海鮮都是從海裏捉回來的,哪有甚麼養鮮,小小的瀨尿蝦,先為它做柔軟蝦殼操,方便剝殼,雪白的肉鮮甜得像用糖水煮過,相比今天那些超大瀨尿蝦,得個大字,鮮甜不見了,像被輻射射過。
明明已吃過晚飯,但肚子總是還有空位,發育時期嘛,大哥問還吃得下嗎?連忙點頭,於是繼續行到了竹園附近的街市,遠遠便聞到「波記」的香味,「波記」獨沽一味賣蠔煎(有人叫蠔烙,有人叫煎蠔餅,但「波記」稱之為蠔煎),由於蠔仔一定要新鮮當造,所以「波記」只在秋冬營業,當時忘記了問「波記」夏天靠甚麼過活。分大中細價錢,但若然是熟客,付細的價錢也會得到一客大的。「波記」見我肥仔年紀小小但已懂得埋頭欣賞係咁食,「波記」介紹說:「我啲蠔煎之所以咁好食,豬油一定唔少得,蠔仔新鮮,粉漿份量又啱啱好,最緊要係用鴨蛋煎,鴨蛋先夠香,最後灑上多葱多芫荽及胡椒粉,香噴噴,又好食。」
記憶中的「波記」蠔煎,不太厚,不太薄,不太硬,不太軟,不太脆,不太腍,回想起,細胞中好像還殘留了那份好味,原稿紙上一點點,都是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