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昨天和東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ASEAN)簽署年底生效的《服務貿易協議》,進一步開放旅遊、能源、電訊和電腦業的市場,為區內建立自由貿易區邁進一步。
2010年建自由貿易區
第十屆東盟峯會正在菲律賓宿霧舉行,昨天東盟十國領袖與中國國務院總理舉行「10+1」峯會,並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溫家寶強調,中國和東盟「是友好鄰國和重要戰略夥伴」,中國發展跟東盟有唇齒相依的關係。他又提出加強政治互信、推動經貿、展開保安和衞生領域合作、支持東盟一體化及促進交流等五點建議。
早於2002年,東盟已跟中國總理朱鎔基簽定協議,於2010年在區內建立類似歐洲聯盟的自由貿易區,以打破國家之間的貿易壁壘。至前天,東盟領袖肯定於2015年實現計劃的目標。溫家寶和東盟領袖簽定的《服務貿易協議》,為未來的自由貿易區奠定基礎。
溫家寶4月或訪日
中國是東盟第四大貿易夥伴,去年貿易額大幅飆升25%,達1,610億美元(約1.2萬億港元),相加起來的經濟總值達2萬億美元。但分析家認為,區內國家經濟差距甚大,分歧也大,要建立自由貿易區,困難重重。
東盟十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其中菲律賓、越南等就跟中國在南沙群島有主權爭議。
此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南韓總統盧武鉉都有出席東盟峯會。溫家寶先和兩人分別舉行峯會,然後三人再一起舉行三方峯會。溫家寶承認中日關係仍有困難要克服,要求安倍妥善處理歷史問題,並透露可能在4月初或4月中訪問日本。
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德新社/新華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