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耐風流 - 邁克

幾耐風流 - 邁克

什麼叫做迷戀?容我以蕭菲紀蓮作示範單位。近年不論誰跳經典芭蕾,看了都一千個不順眼一萬個不稱心,人好端端坐在劇院,精神卻不能集中,台上分明是當紅炸子雞,影影綽綽總叠着那位無可替代的正印花旦。交際花曼儂一登場,心裏惘惘想:「蕭菲亮相的時候不是這樣的,她渾身發光。」白天鵝偎在王子懷中輕攏慢撚,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聲音在耳邊提醒:「如果是蕭菲,還有餘韻無窮的抹復挑。」吉賽爾飄過森林,回憶連忙打小報告:「那一次,蕭菲簡直沒有任何重量。」所有的舉手和投足,都不及她優雅,全部的旋轉和跳躍,都不如她美妙;有她的速度,缺乏她的神釆,具備她的嫻熟,沒有她的靈巧。可憐的舞孃們使出渾身解數,始終不外一群下鄉勞改的舞牛,散場就算獲得嘉許,讚美往往尾隨嘆息:「這小姑娘今晚跳得不錯……但她仍然不是蕭菲。」
我也知道這種態度非常不健康,對後起之秀不公平,對自己也不公平,並且帶着可笑的二世祖習氣──從前那些捧舞女的火山孝子,就是這樣一個個走上床頭金盡的不歸路的。然而沒有辦法呀,和香港小姐拍過拖,怎麼能夠強迫自己屈就二打六,吃慣陸羽的豆沙糭,很難轉行餐餐麥當勞。當日的幸福,現在連本帶利歸還,看樣子要還足一世,那句討厭的「幾耐風流幾耐折墮」,以最惡毒的方式兌現成真金白銀。她雖然沒有大鑼大鼓告別芭蕾舞台,但是已經悄悄掛起了足尖鞋,過了四十歲之後,明顯將時間全部撥給現代舞。大家都認定,去年高文花園那台《羅密歐與朱麗葉》,極可能是她最後一次當眾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