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金融(前稱日本信用,626)去年大事收購而轉型,由一家財務公司蛻變為銀行,曾大量供股集資收購,雖未獲市場好評,但母公司馬來西亞大眾銀行已順利進軍本港銀行業。
大眾於去年5月底完成收購亞洲商業銀行,隨即改名為大眾銀行,此項收購耗資達46億元,供股集資26億元,其餘20億元透過借貸支付。
去年大眾銀行業績增長68%至1.45億元,若以應佔7個月業績計,約為8500萬元,但要負擔借貸利息,淨貢獻有限。該項收購PE為31.6倍,P/B2.5倍,是不利短期的投資。
大眾的收購,目標亦不在短期貢獻,而是獲得基地加以發展,完成收購後,貸款已增12.9%至101.6億元,存款亦增9.9%至134.3億元,12月已開設3間新分行,計劃於下月在深圳開設多1間支行,分行網絡將擴充至17間。
去年大眾盈利4.96億元,較上年增加5030萬元或11.3%,每股盈利50仙(加權平均計),較上年的62.3仙減少19.7%,是供股所攤薄,已派首兩期股息25仙,不派末期息,派息比率為55%。
為收購借貸的利息支出6530萬元,即收購對大眾的淨貢獻約為2000萬元,不計銀行的貢獻,大眾盈利約為4.76億元,只較上年增加6.8%,而上半年盈利已是2.47億元,則下半年只有2.29億元,看來是涉及收購費用,但未見提及。
仍待積極發展
轉型為銀行後,資產及負債大增,經營銀行,其質素應較財務業為佳,但由於以高PE收購銀行,亦需借貸,短期內盈利仍未能明顯改善,業務的改變,發展需要較多資金,派息比率亦將降低。
收購銀行,不特進軍香港銀行業,亦以進軍中國市場為目標,已於深圳設有分行,也於上海及瀋陽設有代表處,繼續發展中國業務,可以預期。為收購銀行使賬面出現商譽27.7億元(收購較資產溢價),經過測試後,認為價值超出賬面值,去年並無為此作出減值,日後的變化看銀行的盈利能力而定。
大眾現價6.09元,PE12.2倍,息率4.1厘,相信今年的增長會在20%上下,而每股盈利再攤薄,增長只在10%左右,股息或可維持,展望逐漸轉好,但短期無吸引,亦不宜過於看淡,評價中性。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