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國泰(293)股價創新高,直接原因是石油價格下跌。如果將來石油價格上升,國泰股價會不會受壓?
我認為不會。實際上,早在2007年開頭的兩天,5行3保股價炒瘋了的時候,我已經努力地向大家推薦國泰,建議大家將部份資金轉換到國泰,我認為真正保證國泰股價可以繼續上升的動力是中國大陸的市場。油價對國泰的影響是短期的,中國大陸市場的影響才是長期的,更重要的,油價起落對國泰的影響實際上可以通過加減「原油附加費」來調節,在相當程度上已轉嫁給消費者,何來問題?
近半年來,滙控(005)股價表現疲弱,但調查顯示,滙控又是小投資者心中最愛。近日滙控股價急跌,據傳媒報道,是大戶在沽售而散戶在買入,傳媒很喜歡用「散戶築起血肉長城」來形容趁低入市的散戶。我認為這不是一個理想的形容詞,血肉長城是悲壯的,是犧牲無數才換來的勝利。但是,到目前為止,我仍然認為買滙控只會買貴,不會買錯。買了之後股價升跌大可不理,10年之後你必定滿意其回報。這是我在傳媒講了10多年的老話,而10多年來沒有錯過。
近來,許多大證券行異口同聲,集體同時地唱淡滙控,英國的證券行更認為滙控是英國最差的銀行。傳媒也多次報道滙控目前的管理層面對巨大的壓力,證券行挑戰滙控管理層購買美國Household這個決策的正確性,因為美國正面對房地產低潮。
唱淡滙控別有用心
1990年我第一次買滙控股票,當時買入1萬股,投資4萬5000元。持有至今,這批股票目前的市值超過1百萬元,當時買入的原因就是滙控發表欠佳的業績,可見,虧損的業績根本不是問題,反而是絕佳的趁低買入機會。
今日大行唱淡滙控,我懷疑背後是巨大的陰謀。這很可能是滙控高層人事鬥爭的反映罷了,滙控沒有大股東,滙控主席、董事皆不是大股東,而只是打工皇帝。股價下跌他們就得下台,要趕領導層下台的最佳方法就是聯合一批大證券行齊齊唱淡滙控,齊齊沽售滙控,壓低滙控股價就是最佳的人事鬥爭武器。滙控新任主席能力如何?我不知道。但是,將來業績報告會告訴我,目前大行的所謂報告在我眼中,只是一堆別有用心,陰謀重重的陷阱。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