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藥治暗瘡女子中 

服中藥治暗瘡女子中 

【記者白琳報道】24歲的林小姐深受暗瘡問題困擾,本月初求診中醫,但接受治療後嘔吐及抽搐,送院後證實為藥物中毒。林父昨日到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投訴,質疑有關中醫醫療失當,「本來諗住幫個女,點知害咗佢!佢𠵱家仲有手震,都唔知點算好。」有註冊中醫看過有關藥方後批評,用藥配搭對暗瘡療效不大,反而會有作嘔及抽筋等副作用,以及含有治癌用的白花蛇舌草。

藥方份量過重致抽搐

林父昨日向本報投訴,本月6日帶同就讀香港大學教育文憑的女兒,到香港國醫專科中醫院求診,並預繳3,500元作五次診症及藥費。女兒接受耳穴針灸及即場飲用中藥後,當夜就嘔吐大作及全身抽搐,被送往屯門醫院急症室。該醫院發放的醫生紙的顯示,其病患為「藥物中毒」,但院方暫未能證實是何種藥物。林父事後多次到診所追討預繳診金,但被對方要求寫信證明此事與診所無關,才肯發回款項。該診所負責人林先生表示,藥方可清熱去濕,但喝後作嘔屬常見現象。他又指林父拒絕接收退款,「佢隨時可以嚟拎番二千幾蚊,但係佢點都要攞番第一次診症費,我哋就無能為力。」
本報把診所提供的藥方讓註冊全科中醫張家康分析,他指出,藥方的皂刺份量過重,虛弱者服後或會手震抽搐;黨參份量太多,中和了藥方本身的清熱作用,暗瘡療效大減,「即係冇乜效,都唔知想點。」他又指,大多數港人的暗瘡問題源於陰虛火旺,建議以金銀花、白菊花及片糖沖熱水服用。
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則強調,藥材配搭按中醫師臨床經驗而定,難以評論藥方,「未親身睇過個病人,好難評論張藥方啱唔啱,對個中醫師好唔公平。總而言之,病人一定要留意嗰個係咪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