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新年剛過去,商場換掉裝飾的小天使及雪人,掛上迎接農曆新年的紙製金幣、膠製年桔。商場過去往往將過時的裝飾物品棄置於堆填區,不過近年環保意識提高,不少商場轉用環保物料和循環再用物資,令這個聖誕和新年,港人過得更環保。
披上彩絹的小天使以往用發泡膠製成,但近年已「改頭換身」,頭部以玻璃纖維製造,身體則是用環保紙張及棉花代替;小型的聖誕樹則棄用塑膠,改用經曬亁及染色的禾稈草及環保紙。
負責為觀塘apm及大埔超級城等五個商場進行場地設計及布置的OpusTwo製作總監朱淑賢稱,玻璃纖維造成的掛飾成本雖較發泡膠造的高兩成,但勝在可多次循環使用,「聖誕樹換咗啲掛飾,就可以再用;掛飾就會去第二個場。」
發泡膠使用量不足5%
她說,聖誕節是商場最重頭布置的節日,其次為農曆新年及暑假,由於商場愈來愈重視聖誕節的布置,物料用量也按年遞升,不過,由於商場管理層考慮環保因素,加上物料供應商主要來自外地,他們的環保意識更高,很少使用發泡膠,因此他們於布置時也趨向選用可循環再用的物料及製成品。
朱表示,以apm為例,物料使用量雖然每年增加10至15%,但發泡膠的使用量由以前的30至40%,下降至今年的不足5%,「用咗嘅發泡膠可以留番,用嚟做新年嘅金元寶同復活蛋。」
木材是整個布置的支柱,朱淑賢指,五個商場合共使用五公噸木材,「減幅有限,要環保都係得兩個方法,一係保留個底枱,好似大埔超級城,新年時就髹上金色。」另一方法是將比較完整的木材儲存在倉庫,需要時重新髹上油漆。物品循環再用,整體布置成本不跌反升。
用電量仍有改善空間
雖然可循環再用的物料成本較高,加上可再用的物件需存倉,令整體成本上升兩成,「不過既然幫到個環境,對個社會好啲,都願意用呢啲物料嘅。」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說,商場的環保意識愈來愈高,選用可循環再用的物料值得鼓勵,但在用電上仍有改善空間,「裝飾用嘅燈其實好消耗能源,可以用啲節能嘅燈。」
記者:黃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