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長升長有已是不爭的市場共識,市民希望藉人民幣升值而投資獲利。由於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目前可供投資途徑有三:(一)兌換人民幣,然後存入銀行「博升值」;(二)買入中資股;及(三)購買即將在港推出的人民幣債券。
投資者買H股受惠升浪
不過,銀行界認為,散戶藉兌換人民幣「博升值」圖利,淨賺部份(扣除人民幣利息較港息低的差距)並不吸引,加上目前每日每人兌換上限為二萬元人民幣,以存款圖利甚為不便,所以人民幣存款除了在推出的首半年狂飆一陣外,未見因滙價升值而上升。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相信,除非內地放寬限制,否則人民幣存款難有大幅增長。
渣打銀行香港區個人銀行業務主管洪丕正表示,人民幣存款息率不足1厘(半年定存息率僅0.85厘),遠低於港息(半年定存息率2.85厘),即使市場預計人民幣每年升值5%,但因散戶買賣價不及同業牌價吸引,加上每日兌換耗費的時間及金錢,人民幣存款回報可能只是「好過打平少少」。
本報昨晚5時半至9時半,成功以電話訪問271名市民,其中248名受訪者(91.51%)表示無意將資金換為人民幣;只有23人(8.49%)有意換人民幣。另外,81%受訪者沒有人民幣存款,只有19%表示有人民幣存款。不過,有人民幣存款的52人中,30人表示會增加人民幣存款。
雖然現時有不少存款與其他工具掛鈎的投資產品,可提高回報率,但洪丕正指出,人民幣並非流通貨幣,銀行設計結構性產品成本很貴,因此發展空間有限。他說,由於投資人民幣升值的選擇不多,過去一年投資者均聚焦股市,希望透過買H股受惠於升值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