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數萬名在本港出生的內地人子女,會否來港升學成為港府教育政策一大關注問題,教育統籌局經評估後,預料當中少於半數會來港讀書,並相信他們一般會在內地先讀小學,至升中時才考慮來港。教統局指學校有空餘學額,就算他們大批來港升學也可吸納,因此無意暫緩中小學「殺校」政策。
教統局常任秘書長黃鴻超昨日與傳媒聚會時,形容這是一項挑戰。該局副秘書長葉曾翠卿表示,局方與內地有關方面商討後,認為會來港讀書的比例少於一半。她指內地家長十分疼惜子女,不會讓子女年紀小小孤身來港讀小學,相信一般會留待升中後才考慮來港,「佢哋當係金笸籮,得6歲又點會放心……(評估)唔係過於樂觀。」葉太表示,本港公營學校向來有剩餘學額,即使有大批內地人子女來港升學,仍可容納他們入學。
特首曾蔭權昨日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強調,當局會着手解決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問題,當局首要保障本港孕婦的利益,「要人有人(醫護人員),要醫院有醫院;要錢,我哋會畀錢」,呼籲市民毋須擔心。
失蹤孕婦未尋回
警方表示,至昨日仍未尋獲日前在聯合醫院走失的雙程證孕婦陳秀娟。陳已向醫院支付1萬元按金,並臨盆在即,前日卻突然離開醫院。
此外,教統局另一副秘書長陳嘉琪表示,當局計劃再縮減部份高中科目的校本評核比重及押後實施年份,但總體不會遲於2016年。
另一方面,黃鴻超表示,最遲本月底前公布幼稚園學券制詳情,以便家長作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