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際油價上周連日急挫,本周也未見起色,令到揸重商品的對沖基金損手。由於他們要將期油及金屬期貨合約平倉止蝕,並在亞洲股票市場沽貨獲利平衡賬目,因此拖累亞太股市幾近全線下滑。
商品損手 沽亞股套利
泰國收緊外資持股限制,加上委內瑞拉突公布將電話公司及公共事業國有化,令到國際投資者更關注投資新興市場的風險,均進一步為亞洲股市添壓。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指數昨挫1.6%,報137點,是七周以來最大跌幅。
油價下跌,拖累埃克森美孚等石油股,加上國際商業機器(IBM)和摩托羅拉等企業,被分析員調低投資評級,令美股早段下跌。蘋果電腦推出iPhone,令對手股價受壓,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早段下跌15點,報2427點。截至昨晚11時15分,道指報12383點,跌33點;納指報2436點,跌7點。
紐約期油昨於電子交易時段曾低見每桶54.57美元,跌1.07美元或1.9%,即今年迄今累積跌逾10%,截至昨晚11時15分報每桶54.98美元,跌0.66美元。三菱UFJ證券總經理NorihiroFujito指出,今年冬天的紐約異常和暖,很難令人相信油價會重拾升軌。
亞股近乎全線下挫,除港股大跌1.66%外,日股亦挫1.71%,收報16942.40;台灣、南韓和新加坡股市,則各自錄得逾1%跌幅。最弱的是印尼股市,昨瀉近4%,收報1710.37。不過前日因公布加強外資持股限制而大跌的泰國股市,昨日反彈0.9%,當地政府昨稱,會彈性處理外資持股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