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變「污水渠」 居民飽受污染蹂躪<br>「我們都少活10年以上」

黃河變「污水渠」 居民飽受污染蹂躪
「我們都少活10年以上」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口中的「60年來,人民治理黃河事業成就輝煌」,實情卻是黃河每年污水排放量逾40億噸,偏遠貧瘠的大西北,包括寧夏、內蒙古等地,近年亦開始飽受污染蹂躪︰癌症村不斷增加、民眾有水不能喝、一望無垠的草原籠罩在無數巨型煙囪下迅速枯萎等,一幕幕現實的血淚悲歌。居民沉痛地說︰「嗆死比餓死更痛苦!」國家環保總局稱,去年是中國環境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環境投訴已達60萬人次,增長三成。全年發生嚴重環境污染事故161宗,平均兩天一宗。 本報記者

內蒙癌症村 多農民病死

「如今,我們大部份人都患有呼吸道疾病。」令內蒙烏海市北山村村民感到驚恐的是,以往陌生甚至從未聽聞的各類絕症、癌症相繼在村民身上出現。由2003年開始,不少村民陸續患上癌症,並相繼死去。
烏海市的東面是鄂爾多斯草原,西面則是阿拉善沙漠。村民世代依靠農耕維生。但由2001年開始,當地近兩萬畝的草原卻被工業區佔用,上百個煙囪冒出滾滾濃煙,瀰漫整條村。
嚴重的污染令農作物如番茄、茄子等瓜果相繼出現黑點,甚至腐爛。北山村副主任袁廣深指,村民在無田可耕、相繼患病的情況下,被迫陸續搬到外地︰「但許多人都找不到事做。」

含劇毒廢料 堆出小鎮來

內蒙烏海市的拉僧廟鎮,是由當地一間大型化工廠,每日將有毒廢料傾倒在黃河附近的低窪地帶的大坑中堆填出來的小鎮。一位在當地小山上拉僧廟裏修行的喇嘛說︰「大部份的拉僧廟鎮原本都是一個大坑,有幾平方公里大小,這些廢料把大坑慢慢填起來,蓋上了房子,住上了人。」他稱自己每日站在廟門前向下看,都被滾滾濃煙擋住視線,根本無法看到山腳的情景。
當地居民指,由於污染嚴重,許多本地人都已經搬離,居民無奈地說︰「這裏沒法住了,每天都是黑煙滾滾的,工廠的廢渣堆得快沒處放了。」而寧夏、山西太原等地區,近年亦有大量的工業、醫學用污水排放,含大量的重金屬,嚴重影響市民的生活和健康。

濃煙蔽日 白天開車燈

「連太陽都被遮住了,大白天從公路上走,都要開着車燈。」經常來往寧夏與內蒙古的一名的士司機稱,這個路段的天空,近年每日都被厚重猶如烏雲的濃煙籠罩。有人更慨歎:「生活在我們這裏的人,都得少活10年以上。」
位於內蒙和寧夏交界的烏海市公烏素鎮,位置偏僻,與沙漠、草原為鄰。但由2000年開始,數以百計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電石、焦化、矽鐵等企業相繼建立,將黃河兩岸數十公里地帶變成龐大的工業區,一支支巨型煙囱不斷噴出黑煙(圖)。附近的村民指︰「如果趕上順風天還好些,否則滿屋子都是嗆鼻子的味道。」而早前北方多個城市頻現大霧天氣,與嚴重污染有關。

草原光禿 名羊瀕絕種

內蒙古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出產的阿爾巴斯羊,一直享有盛名,其羊絨深受歐洲人喜愛,在國際市場上價格不菲。但從烏海市海南區蔓延過來的工業區,已經侵蝕到阿爾巴斯蘇木的大草場,現正面臨滅頂之災,阿爾巴斯羊正瀕臨絕種。
一直在當地牧場以放牧維生的40歲蒙古族牧民王吉拉說︰「2004年開始,家裏的羊一年要死10幾隻,羊絨也變黑了。」他原本養了400多隻羊,以往羊毛每斤可賣100多元,但自從羊毛變黑後,已無法賣出去。他指由工廠裏飄出的許多廢棄塑膠,滿布草原,導致不少羊誤吃致死,他感歎道︰「以後就沒有阿爾巴斯羊了。」

癌症村的男童用黑黑的小手捂着鼻子。
互聯網

一名工作人員在受污染的河水中抽取樣本化驗。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