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統局指不屬視障 家長怨援助不足<br>斜視少年叠影重重讀書難

教統局指不屬視障 家長怨援助不足
斜視少年叠影重重讀書難

15歲的阿B四年前看事物突出現叠影,因視力障礙曾停學一年。其家長不滿公立醫院近日才告知兒子患上斜視症,惟該症不被教育統籌局列為視障,按政策在學習資源上不會有特別安排。其家長大歎,現時沒有專為斜視症人士而設的互助組織,在徬徨無助下難找到支援。

阿B四年前就讀小五,因左眼珠突然內傾,看事物出現叠影,以致影響學業。他在大埔那打素醫院求診後,醫生稱他第六條神經線癱瘓。阿B母親劉太稱,院方一直沒交代其子所患何病,故沒接受醫生開刀建議。
由於上課時看字有困難,阿B升中一後自行停學一年,直至去年9月,他才重返校園就讀中二。劉太慨歎,教統局在其子停學期間沒提供特別學習資源,令他難以追上同齡學童的進度,「呢幾年教統局一路話我個仔冇病名,所以冇可能幫佢。」

僅考試安排加時

劉太表示,最近她追問醫院始獲告知兒子所患乃斜視症,並以為教統局會為其子提供教學援助。她不滿地指出,教統局竟指斜視症不屬視障,不會提供特別學習資源給阿B,「搞咗幾年,終於知道個病名,教統局竟然話斜視症唔會幫。好彩學校特別照顧阿B,我又辛辛苦苦搵錢幫佢配一個幫助睇嘢嘅錂鏡,佢返學先冇咁辛苦。」
劉太「寡母婆」獨力湊大六名子女,目前與長子及幼子阿B同住,三人生活僅靠低收入的長子和她經營報檔維持。為了照顧幼子,她經常停工陪他求診,影響收入,近日拖欠兩個月租金。她曾向醫院管理局查詢有否同類病人自助組織,好讓她尋求支援渠道,但獲覆沒有,令她很失望。
教統局回覆,在主流學校就讀的視障學生,可獲安排放大機及凸字課本,而該校可按每名視障學生向該局申請額外撥款購買儀器及安排特別資源。
該局表示,學生有否視覺障礙主要由眼科醫生判斷,雖然劉同學並非被評定為視障人士,但因有斜視,在他升中時,已將其眼科報告及視覺情況告之校方,按其特殊需要,考試時提供放大試卷及加時等安排。由2005年5月起,劉同學的家長沒安排他回校上課,該局已安排缺課個案小組跟進。為免妨礙其學業,經多方商討下,校方已讓其在上學年升讀中二。加上近期他佩戴了訂製的錂鏡,斜視衍生的重影問題已改善。

動手術也難復常

大埔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函覆,劉太兒子於2003年2月首次到該院眼科門診就診,被診斷患有斜視症,並已清楚向病人及家屬解釋診斷及病因。複視為斜視症其中一個病徵,醫生建議進行手術改善視軸不對稱,以減低複視情況,但手術並不能使已呈現機能障礙的神經組織回復正常。據知,醫管局內並無針對斜視病人的自助組織。
就劉太的困境,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已撥款1,780元助她解決租金困難,並將其個案轉介社會福利署協助。
檔案編號:1206001

被診斷患上斜視症的阿B,左眼珠向內傾(圖),看事物會出現叠影,但不被教統局列為視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