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球壇煙鏟掙扎求存

Help!球壇煙鏟掙扎求存

07年1月1日,香港全面性實施禁煙令,煙民大感頭痛;但鏡頭一轉,禁煙令其實早已席捲世界球壇。且看以下可能是「球壇最後一批煙民」如何面對,以及當中戒煙成功的好榜樣。
文:阿呢斯奧、畢傑

《吸煙區SmokingArea》
納比──雪茄教練

「我年輕時一天抽35支煙,但後來呼吸系統常出毛病……」這並非戒煙廣告的對白,且聽下去,「所以15年前開始改抽雪茄,平均每天5至6支。」此言出自06世界盃冠軍意大利教頭納比之口,其功績獲尊敬,惟煙鏟形象卻成了下一代的反面教材。
05年1月,意甲為適應國家法律,頒令不容許球員或教練在場內抽煙,以往每場比賽都至少咬着一支大雪茄的納比,需為此改變執教風格。他謂:「我尊重這決定,亦明白抽煙為下一代帶來負面訊息;球證都知道我有吸煙習慣,所以賽前會提醒我,而我也覺得犧牲兩小時沒有問題吧!」

06世盃以抹眼鏡取代

世界盃期間,納比頻頻以手帕抹眼鏡來取代食雪茄,藉以紓緩緊張情緒,直至意大利決賽射贏12碼,「雪茄教頭」終按捺不住,燃起大雪茄,微笑着吐出煙圈。

普辛尼基──腳法如煙

曾效力皇馬的前克羅地亞中場靈魂普辛尼基,是球壇著名「煙鏟」。有傳快將38歲的「鬍鬚佬」,由球員時代起已養成一日40支煙的陋習;奇怪地此名中場未有因煙草導致體衰力弱,98世盃決賽周也是國家隊代表之一。現時,普辛尼基仍在國內第4級聯賽打滾,習慣依然,腳法如煙,更獲國內傳媒謔稱為「尼古丁斯基」!
國內曾有反吸煙組織望他作戒煙榜樣,更指「讓普辛尼基戒煙符合我國利益」,但此名性格反叛的中場球員依然故我,說話時堅持煙不離手,10分鐘來一支,與其場上魔術般腳法一樣,定時「出煙」。

施丹──一頭煙?

已轉行當慈善家的施丹,形象總算正面,起碼較同期的「奸人」費高、年輕一點的朗拿度獲更多球迷的尊重和愛戴;但世界盃決賽的「世紀一頭」雖不至於教他聲名盡喪,也讓部份人對他從此改觀。不止於此,意大利報章《米蘭日報》在世盃期間,更拍下了施丹在餐廳內置身五里霧的吸煙照。其後,施丹未有就此事作回應,卻讓「施丹是否煙民」這問號顯得更為撲朔迷離。

《戒煙區Non-SmokingArea》
林尚義──重獲新生

相信香港球迷對在本地足壇德高望重的「阿叔」林尚義,不感陌生,亦暗知「阿叔」經常煙不離手,又會在中場休息時抽一口煙鬆一鬆;原本一切相安無事,直至98年世盃期間,「阿叔」神推鬼差下,煲煙場面慘被攝入鏡頭而懵然不知,更有雜誌作為封面報道,公眾議論紛紛!吸煙有害健康,早在07年禁煙令頒布前一年,「阿叔」為身體着想,接受醫生建議戒煙成功,結束了數十年的煙民生涯,為決心戒煙人士作良好榜樣,「最受歡迎講波佬」當之無愧!

費士達──逃離「煙」花地

06世界盃,國際足協頒禁煙令,規定場內「不准吸煙」。可是,多哥教練費士達可能早知球隊實力有限,無心戀戰,所以多次情不自禁地邊指揮球隊作戰,邊吞雲吐霧。天網恢恢,費士達的吸煙場面被電視鏡頭拍下,無所遁形,最終被國際足協罰款,球隊亦無法逃過分組賽出局的厄運;費士達離職時,更謂有運逃離烏「煙」瘴氣的多哥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