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再現禽流感,安徽省黃山市一名農民月前病發,直至本周一才證實感染禽流感H5N1病毒。雖然安徽省近期無禽鳥疫情,但患者家中飼養小量雞隻。傳染病醫生批評內地要一個月的時間確診及通報「實在不能接受」。近期續有人類及禽鳥感染個案,證明已踏入冬季禽流感高危期,春節內地人口流動劇增,會提高傳播風險。
37歲姓李農民是內地第22宗人類感染個案。去年12月10日他出現發燒及肺炎病徵,入院治療後,上周六康復出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一確診。家人無病徵,已解除隔離觀察。
家中養了數隻雞
據悉,患者居於黃山市屯溪,當地沒有禽鳥及動物爆發疫情,但患者家中飼養數隻會生蛋的雞。他曾兩度入院,首次檢查未發現禽流感病毒,覆檢才證實染病,患者上周六出院時仍未知道已感染禽流感。本港衞生防護中心前晚接獲內地衞生部通報,昨實施措施,向前往安徽旅客派發單張,呼籲注意衞生。本港沒有從安徽進口活雞。
世衞駐華代表貝漢衞認為內地衞生部處理手法恰當,包括初次檢測時病人樣本對禽流感病毒呈陰性,仍作第二次測試。安徽省近期並無禽鳥疫情,他估計內地農場規模小、地點分散,即使有禽鳥疫情也未必會即時通報,內地當局仍有必要作出改善。新任世衞總幹事陳馮富珍接受無綫電視訪問時表示,禽流感在人類爆發風險仍然低,但應該加強對禽鳥的監察。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批評內地「由病人病發至確診足足一個月,係無可能接受」,更令人質疑「無雞死、有病人」的感染途徑。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栢良指出,近期禽流感分別在多處重現,包括印尼三天內有兩宗個案,本港也有死雀感染禽流感,漁農自然護理署每天撿獲的死雀數目急升,反映現時已踏入冬季禽流感爆發高危期。加上春節臨近,內地人流增加,雞隻在市場銷售量大增,提高爆發禽流感風險。他提醒「𠵱家無可能根除禽流感,但香港至少要守緊個門口,防止喺香港爆發人傳人」,更批評10年以來本港仍未興建中央屠宰場是「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