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金融股回歸內地A股令市場氣氛升溫,仍未正式啓動A股上市計劃的建設銀行(939),其副行長范一飛昨在港主持旗下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公司(下稱建銀亞洲)正式命名後表示,建行返回內地市場是「必經之路」,但時間及形式尚未決定,除了發行A股外,中國預託證券(CDR)亦在研究方案之內,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最終要由股東決定。
【本報訊】已在港上市的國有銀行中,工行(1398)及中行(3988)已在A股上市,身為最先股份全流通的建行,卻未有具體行動。不過范一飛重申,建行主要資產及客戶均在國內,返回內地市場乃必然發展,以A股或CDR形式皆各有好處,前者在法律安排上,對建行並無問題,惟發行A股令股本回報率攤薄,肯定是其中「考慮因素」。
以託存股票方式發行CDR,他認為對連接國內外市場較具效益,不像現時出現H及A股同股不同價情況,但CDR的相關制度及法律建設仍未出台,發展可能耗時較長。
不排除再進行併購
去年底建行斥資97.1億元收購美國銀行(亞洲),昨正式易名建銀亞洲,該行行政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錢乃驥透露,計劃未來3年增設14間分行(包括在澳門增2間分行及每年在港增開4間分行),連同新設分行平均租金、裝修及員工開支計,總投資預算約2億元,屆時其在港分行網點將增加接近一倍,目前港澳地區各有14間及3間分行。
建行亦將以建銀亞洲為平台,擴展亞洲零售銀行業務,身兼建銀亞洲主席的范一飛補充,不排除進一步在區內進行併購的可能。
積極參與樓按市場
配合網點擴展,建銀亞洲計劃增聘300人,令員工總數增至逾1000人。錢乃驥說,今後該行會積極參與一、二手樓按市場,但對於新盤樓按激烈的價格競爭,會審慎處理利率風險,去年建銀亞洲的按揭市場佔有率,已從前年的1.6%升至2.1%,單是去年底比率更升至3.3%。
除建銀亞洲外,建行在香港尚有建行香港分行,及總資產約值40億元的建銀亞洲公司(前稱建新銀行)兩個銀行牌照,范一飛指出,前者的三個分行網點,稍後會納入建銀亞洲內,而上述分行及子銀行,將會逐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