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華電力於大鴉洲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公眾諮詢階段將於本月25日屆滿。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質疑,中電在報告中對另一選址龍鼓灘大幅填海的原因未作明確交代,以及運輸船航道的潛在風險,批評選址帶有偏向性。
兩地填海範圍差異大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梁士倫指出,中電在環評報告中指出,在兩個可行選址興建接收站,填海範圍存在很大差異,選址龍鼓灘需填海16公頃,選址大鴉洲則只需1.7公頃。不過,龍鼓灘現時已屬設有發電廠的工業用地,中電未有考慮將接收站行政大樓等設施與發電廠結合,龍鼓灘填海面積,可大幅減少一半。
報告亦提到,大嶼山西面屬淺水範圍,天然氣運輸船無法取道有關水域前往龍鼓灘,只可循大嶼山東面水域航道。梁士倫表示,深圳特區前年已宣布開始挖掘連接蛇口與大嶼山西部的銅鼓航道,但報告卻未有提及該條航道,令人忽略龍鼓灘在運輸航道另有選擇。
基金會現正發起一項「反對在大鴉洲興建液化天然氣站」的網上請願運動,期望市民在諮詢期內簽名,向環保署表達關注。網址wwf.org.hk/nogoatsoko。